Page 84 - 党政研究2019年第4期
P. 84
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
〔 13〕
当前,我国面临的考验非常艰巨,国家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重大、也面对着诸多的
风险、矛盾及挑战,这些都是空前的,这无疑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要求
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正确把握政治方向、牢固树立政治理想、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作
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和引
领时代,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让他们科学地认识世
界;激发学生改造世界的信心、热情、毅力和斗志;帮助学生准确掌握世界和中国发展形
势,能够认识中国特色,作出国际比较,正确认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准确理解远大抱
负和脚踏实地;更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 14〕
三、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实现路径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二者互
相依存,“失去一方,他方就不存在” 。但在现实中,既存在脱离学理单纯讲政治的现
〔 15〕
象,也存在忽视政治片面讲学理的情况,偏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初衷,这是影响和制约
课程效果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政治性体现意识形态的规律,重在依法依规加强管理;学理
性体现学术发展的规律,重在发扬学术民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加强和改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要在研究和把握意识形态规律、学术规律的结合点上下功夫,
把政治性和学理性有机统一于课程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之中,做到在政治边界内讲学理,
善于用学理方式讲政治,防止把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混为一谈。
(一)在政治边界内讲学理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就是在规则内活动,建立在规则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
自由。自由的法则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就是 “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
律,公开言论守规矩”。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现的是党的意志而不是个人意志,思想
政治理论课课堂是公共空间而不是 “私人领地”,这是该课堂的纪律和规矩,要在政治的
边界和框架内讲授学理。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最重要的自身要
对党忠诚,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
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
致。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敢于亮剑、善于斗争,
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
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对违反政治纪律、危害政治安全的行为坚决抵制,做 “战
士”而不当 “绅士”。
(二)用学理方式讲政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讲政治,但不是就政治而讲政治,而是要用学理讲政治。讲中
央精神,用文件解读文件不是用学术讲政治;讲重大现实问题,用事实解释事实不是用学
术讲政治;无论讲理论问题还是讲现实问题,如果只是引用经典著作的个别词句也不是用
学术讲政治。 用学理讲政治,首先,从学理角度对对党的思想理论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
〔 16〕
进行深入阐释,就是既讲清楚是什么,也要讲清楚为什么;既要让学生 “知其然”,也要
让学生 “知其所以然”。其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为了教而教,学习理论也不是为
了学而学,而是用理论的力量、思想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
化成果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再次,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这就要求高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加大教学的科研含量,讲有学理支撑的政治,努
4 ·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