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5 - 《社会》2025年第3期
P. 245
社会·2025·3
公平和效率两个重要维度都有负面影响。 此外,本研究的发现强调了教
师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于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改善留守儿童教育困
境为目的的干预措施具有直接的借鉴作用,这些政策应将教师在教育不
平等生产中的角色纳入考虑,尤其是需要在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设计中
强化关于社会不平等的相关内容,使教育工作者对类似的将弱势群体问
题化叙事具有更强的反思性,而不是不加思考地接受社会舆论中普遍的
集体叙事所暗含的图式性关联。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戴斌荣、陆芳、付淑英.2022.立足健康中国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农村留守儿
童心理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3):3-8.
江立华、符平.2013.转型期留守儿童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江立华.2011.留守儿童问题的建构与研究反思[J].人文杂志(3):178-183.
李淼、熊易寒.2017.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理论反思与本土化诠释[J].青年研究(1):57-65.
李淼、熊易寒.2024.成为受惠者:学校感恩教育话语建构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感恩体验
[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125-134.
李淼.2016.在 顺从与 抗拒之 间:流动 青少年 的 学 校 教 育 和 权 利 意 识 [J]. 文 化 纵 横(3):
94-101.
李适源、刘爱玉.2022.“忧郁的孩子们”:课外补习会带来负向情绪吗? ———基于中国教
育追踪调查(CEPS)两期数据的因果推断[J].社会 42(2):60-93.
廖友国、王峥、陈建文、张妍、张本钰.2021.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
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297-300+305.
罗国芬.2018.儿童权利视角:农村留守儿童“再问题化”[J].探索与争鸣(1):79-83.
孙文凯、 王乙杰.2016. 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健康的影响———基于微观面板数据的
再考察[J].经济学(季刊)(3):963-988.
田微微、杨晨晨、孙丽萍、边玉芳.2018.父母冲突对初中生外显问题行为的影响:亲子关
系和友谊质量的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3):532-537.
王篪.2023.构 建分类 理论综 合框架———基 于文化 社会 学的视 角[J].中国 人民大 学 学 报
(3):84-97.
王海宁、陈媛媛.2023.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外部性———基于同伴效应的视角[J].统计研
究( 4):98-109.
王天宇、 周晔馨.2023.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基于四川省的经
验证据[J].中国农村观察(5):164-184.
姚建龙、常怡蓉.2016.留守儿童犯罪:污名化的反思与修正[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4):
135-140.
张楠.2014.理性看待留守儿童问题 避免使其“污名化”———留守儿童研究现状与反思
[J].人民论坛(34):143-145.
郑雅君.2021.“90 后” 名校大学生工作意义的构建———基于文化社会学视角的探究[J].
青年研究(3):41-52.
周潇.2011.反学校文化与阶级再生产:“小子”与“子弟”之比较[J].社会 31(5):70-92.
周潇.2015.从学校到工厂:中等职业教育与农二代的社会流动[J].青年研究(5):22-30.
Alexander,Jeffrey C. and Philip Smith. 1993. “The Discourse of American Civil Society:A
·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