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社会》2021年第5期
P. 75
社会·2021·5
大,越不愿意与本地居民交往。 主要解释变量为“是否居住在同乡聚集
社区”。 在验证同乡聚集与社会距离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基于前面
对“接触理论”的分析,进一步验证群体接触与社会距离之间关系。我们
认为,同乡的聚集本身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扩大与本地居民的物理区隔,
而只有当同乡聚集在本地居民相对较少的社区时, 群体之间的物理分
割才是造成缺少交往的重要原因。 即移民群体与本地居民在居住空间
上的分割,使得移民降低了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本地居民的概率,从而使
得他们更不可能进入本地居民的生活圈子, 扩大了他们所感知的社会
距离。 也就是说,居住在同乡聚集且本地居民较少的隔离社区中的移民
应该会比居住在其他社区的移民表现出对本地居民更大的社会距离。
根据同乡聚集和本地居民聚集的社区类型, 我们把同乡聚集的社区进
一步划分为隔离的同乡社区和非隔离的同乡社区: 前者为同乡高值聚
类(热点)且本地居民低值聚类(冷点)的社区,后者仅是同乡高值聚类
(热点)的社区。
在模型估计时, 我们还需要考虑城乡差异对聚集与社会距离之间
关系的影响。 尽管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最具国际化的地区之
一,但其郊区依然还有部分乡村。 根据《上海市统计年鉴》的数据,2017
年上海市尚有 1 590 个村民委员会主要分布于郊区 (上海市统计局,
2018)。 基于城乡差异的影响,居委会和村委会这两种不同类型社区中
的聚集与社会融合之间的关系有可能存在差异。
此外,我们需要同时要考虑个人特征和社区结构特征的影响,用多
层次统计模型来分析社区内的个体变异和社区之间的变异。 我们为每
个社区指定随机截距来拟合两层模型:第一层代表个体特征,第二层代
表社区特征。 模型的控制变量包括个人的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和
社区特征变量。个人社会人口统计学属性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已
婚和未婚)、教育程度(大学学历和大学以下学历)、就业状况(失业和
就业)、在上海居住时间、住房所有权、社区的社会经济指标(SES)等。
社区的社会经济指标是根据 2010 年人口普查居委会/村委会层面的信
息,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的指数。 所使用的居委会/村委会指标
包括:高中或以上人口的比例、城镇户口人口比例和就业人口中管理或
专业人士的比例。 我们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范围从 0—1 的标准化
指数作为社区的社会经济指标。
·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