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社会》2020年第4期
P. 121

社会 · 2020 · 4

   缝隙 ” 中 , 既有处于边陲的较大 “ 缝隙 ”, 也有处于内地的较小 “ 缝隙 ”, 它
   们的共同特征是与中央或区域行政中心的关系非常疏离 。 他认为 , 两
   者的区别在于 , 明清帝国对腹心地区与边疆地区的人群分类有所不同 ,
   后者可以根据方言 、 信仰 、 生计模式等分为 “ 化内 ” 与 “ 化外 ” 人群 , 或者
   称为 “ 编户齐民 ” 与 “ 无籍之徒 ”, 但腹心地区都是 “ 化内之民 ” 和在籍人
   口 , 因此基本不存在 “ 汉 ” 与 “ 夷 ” 的区分 。
       不过 , 笔者在对山东中部山区社会的文献查阅中发现 , 即便在明清
   时期的帝国腹心地区 , 仍然存在 “ 在籍之民 ” 与 “ 无籍之徒 ” 的分别 , 后者
   又被认为是 “ 不在编民之列 ”( 杜思 , 冯惟讷 , 1982 : 116 )。 虽然没有形成
   “ 汉 ”“ 夷 ” 相对的族群 , 但在腹心山地 , 仍不可避免地产生对 “ 无籍之徒 ”
   化外的态度 。 比如 , 李开先 ( 2009 : 634-637 ) 使用 “ 山戎洞 趏” 一词 , 即
   表达了对山东中部山区引起动乱人群变为 “ 蛮夷 ” 的警惕 。 不仅如此 ,
   当清代前期地方官员在这片山区推行乡约时 , 也使用西南 “ 苗蛮 ” 的 “ 不
   知王化 ” 来告诫当地人要做 “ 良民 ”。 3 在明清士大夫或地方官员看来 ,
   山东山区社会的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类似 “趏”“?” 等造成的 , 只不过
   这些流动人群在官方文献中有另一种标签 ———“ 矿徒 ”“ 矿贼 ” 等 。 可
   见 , 在研究帝国腹心地区的 “ 边缘 ” 社会时 , 族群性 4 话语未必适用 , 这
   是因为 , 帝国在处理不同区域的 “ 边缘 ” 问题时所使用的官方话语存在
   差异 。 如果 “ 族群性 ” 话语不再适用 , 我们又应该如何理解帝国腹心地
   区 “ 边缘 ” 社会的国家化进程呢?
       位于华北的山区社会是了解帝国腹心地区 “ 边缘 ” 国家化进程的重
   要社会类型之一 。 以往学术界对边疆地区之外的山地社会的讨论较
   少 , 尤其是华北的山区社会 , 还未被视为一种特定且具有独特学术价值
   的社会类型加以研究 。 华北地区因黄河 、 淮河等冲击形成的平原地形
   而以 “ 华北平原 ” 作为该区域的统称 , 但我们看到 , 沿河分布的诸如太行
   山山脉 、 泰山山脉等 , 不仅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经济 、 文化和宗教地区 ,
   还因其连绵的山势常位于府州县的边界 , 可以将其视为一种特定的山
   区类型加以研究 。 与帝国边陲山地所不同的是 , 从行政区划上看 , 生活
   在腹心山地的居民处在版图核心 , 也应是 “ 在籍人口 ”, 似乎并不存在


   3. 可参见原莱芜市史志办公室收藏的 《 莱芜县志 》( 清康熙影印本 )( 叶方恒纂 ) 卷十 : 18犪20犪 。
   4. 本文使用的 “ 族群性 ”, 主要指人为地对某类人群进行的文化区分 , 此处既可指其他人群对
   该类人群的划分 , 也可是这类人群的自我身份认定 , 而非围绕 “ 汉 ” 与 “ 非汉 ” 相对的话语下展开 。


       4
    ·  1 ·
      1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