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社会》2020年第4期
P. 120
颜神镇何以设县 : 明清华北山区社会的政治选择与地域认同
办法治理动乱频发的山区 。 明代的颜神镇位于山东济南府与青州府的
交界处 , 同时也是益都县 、 淄川县和莱芜县的三县交接处 。 由于自然地
理的特点 , 官方在设计地方行政区划时 , 多以山川作为区分府州县的界
线 。 但正因如此 , 连绵不断的山区地带经常因边界不清 、 行政管理薄
弱 、 人员流动密集等原因成为 “ 三不管 ” 区域 , 这些边境交界处也因此形
成 “ 盗区 ”( 唐立宗 , 2002 )。
以往有关 “ 山地社会 ” 或 “ 山地史视角 ” 的研究主要来自西南 、 华南
地区 , 在地理位置上多属于国家版图的 “ 边缘 ” 地带 。 斯科特 ( 2019 : 4
11 ) 在对东南亚边陲地区的研究中提出 “ 第三种逃散 ”( 狋犲狉狋犻犪狉 狔
犱犻狊 狆 犲狉狊犻狅狀 ) 的概念 , 他指出 , 位于边缘山地的社会结构是流动 、 灵活的 ,
并非文明所遗留的原始印记 , 而是山民逃避国家统治和自我生成国家
的过程 。 这些 “ 逃避 ” 国家的边疆山民 , 在元明时期的官方文献中多被
称作 “趏”“?” 等 , 他们与登记在册的 “ 民 ” 不同 , 被认为是 “ 蛮夷 ”( 唐晓
涛 , 2011 : 1520 )。 柯娇燕等 ( 犆狉狅狊狊犾犲 狔 犲狋犪犾. , 2006 : 121 ) 认为 , 这些
,
) 为主的认同形成
族群是在 16 — 18 世纪产生的 , 在以族群性 ( 犲狋犺狀犻犮犻狋 狔
过程中体现了中心与边陲的动态互动 , 中心并非一种不可抗拒的扩张
性力量 , 而是在边陲中寻求自身的定义 。 斯科特的 “ 第三种逃散 ” 强调
了边疆族群与国家关系的对立 , 柯娇燕等对族群性形成的论述则说明
了 “ 国家 ” 在族群性生成中的决定性作用 。 近年来 , 有对西南边疆的研
究发现 , 当地人群在族群性生成 、 争取科举进入 “ 文明化 ” 等方面并非完
全被动整合进国家 , 而是体现出主动加入国家制度和礼仪的面向 ( 温春
来 , 2008 ; 龙圣 , 2017 : 126155 ; 张江华 , 2020 : 141 ), 但类似带有标签性
质的族群记述在同时期的帝国腹心地区 1 较少出现 。 比如 , 明清时期
的华北地区便很难在官方文献中找到关于 “趏”“?” 等的记载 。 2 问题
是 , 较少出现 “ 蛮 ” 族记载是否就意味着在帝国腹心地区不存在 “ 边缘 ”
社会呢?
其实 , 在帝国腹心地区依然有 “ 边缘 ” 社会 。 所谓 “ 中心 ” 与 “ 边缘 ”,
是人们在研究区域特定结构中形成的一种认知模式 ( 刘志伟 , 2019 :
65 )。 赵世瑜 ( 2015 : 110 ) 指出 , 在没有被明清帝国均质化的许多 “ 地理
1. 本文的 “ 腹心地区 ” 主要指以明清时期帝国都城为轴心的行政核心区域 , 包括直隶 、 山东 、 山
西 、 河南等地 。
2. 关于此处的 “ 华北 ” 一词所指区域 , 主要为以秦岭 — 淮河为界的整个北方地区 , 包括北京 、 河
北 、 山东 、 山西 、 河南 、 陕西等地和内蒙古的一部分 。
3
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