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5 - 《社会》2020年第1期
P. 225

社会 · 2020 · 1

   受程度标志着离婚文化的发展程度 ( 犎犪犮犽狊狋犪犳犳 , 2010 )。 二是高离婚率
   会对其他人形成示范效应 。 身边朋友或邻居的离婚案例越多 , 人们越
   容易忽视离婚带来的负面影响 , 而将离婚作为处理婚姻问题的首选策
   略 ( 犉狌狉狋犪犱狅 , 犲狋犪犾. , 2013 )。 三是高离婚率会让当前未婚和在婚的人们
   对婚姻失去信心 。 高离婚率会导致大量的单亲家庭 , 在单亲家庭中长
   大的子女会有更高的离婚概率 。 虽然有研究显示单亲家庭长大的子女
   承诺不会像父母一样 , 但她们普遍缺乏对婚姻永久性的信任 , 进入婚姻
   后的离婚概率明显高于一般家庭 ( 犃犿犪狋狅犪狀犱犅狅狅狋犺 , 1991 ; 犠狅犾犳犻狀 犵 犲狉 ,
   1999 )。 四是离婚文化会改变劳动力市场和婚姻市场的格局 。 离婚率
   的上升会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率 , 而经济独立的女性更容易将离婚作
   为处理婚姻问题的手段 。 在高离婚率的社会中 , 女性会减少自身在婚
   姻中对男性的经济依赖 , 因此会在整个生命周期参与劳动以提升收入 。
   也有学者认为 , 高离婚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婚姻中男女工作分配的
   性别平等 ( 犢狅犱犪狀犻狊 , 2005 ); 另一方面 , 女性经济越独立 , 离婚的概率越
   高 ( 犓犪 狆 犾犪狀犪狀犱犛狋犻犲狉 , 2017 )。

       三 、 从永久婚姻文化到离婚文化 : 研究背景与假说

       ( 一 ) 我国婚姻文化的变迁
       随着社会和制度环境的变迁 , 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也会相应发生
   变化 , 而原有的文化传统以及文化的新近演化 , 又将成为下一步社会变
   迁的基础和方向 ( 犃犾犲狊犻狀犪犪狀犱犌犻狌犾犻犪狀狅 , 2015 )。 有学者认为 , 对传统家
   庭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婚姻文化变迁 ( 犌狅狅犱犲 , 1993 )。 哈克斯塔夫将婚
   姻文化区分为永久婚姻文化和离婚文化 。 永久婚姻文化是基于以下三
   个观念的一系列信念 、 形式和实践 : 婚姻是永恒的 , 婚姻是注定的 , 离婚
   是最后不得已的手段 。 离婚文化则将婚姻视为可以选择的和有前提条
   件的信念和行为 , 离婚是婚姻不理想时的一个出路 ( 犎犪犮犽狊狋犪犳犳 , 2010 )。
   离婚文化理论认为 , 与现代化直接相关的工业化 、 城市化和个人自由主
   义的发展导致婚姻稳定性快速下降 , 形成了高离婚率的婚姻文化
   ( 犘狉犲狊狋狅狀犪狀犱犕犮犇狅狀犪犾犱 , 1979 )。 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自我实现和个人
   自由 。 正是在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氛围中 , 离婚成为自我表达的
   一种模式 , 特别是对于女性而言 , 离婚意味着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 , 是
   一种新生和自由 ( 犠犺犻狋犲犺犲犪犱 , 1997 )。


       8
      2
    ·  1 ·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