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5 - 《社会》 2018年第5期
P. 205

社会· 2018 · 5

                                  犛
                                  狇
                  β 狇犼 ( 2 ) =γ 狇 0 ( 2 )+  γ 狇 狊 ( 2 ) 犠狊 犼 +狌 狇犼 ( 2 )
                                 狊=1
                                     狇
   其中, γ 狇 0 为固定效应, 狌 狇犼  为随机效应, =0 ,…, 犙 。 犠狊 犼     包括以第一层
   截距为函数的宏观层变量和以第一层斜率为函数的宏观层变量(即微
   观层和宏观层的交互项)。

       四、回归结果

       (一)大学生毕业意向的微观影响机制

       首先,我们从大学生个体属性和所属地域角度来看其毕业意向的
   特点。毕业规划尽管对所有学生而言都是即将面对的一个现实而又重
   大的问题,但不同性别、专业和年级的大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考虑和选
   择。具体来看,与选择工作相比,女大学生选择留学的几率是男大学生
                            狆< 0.05 ),男女大学生在其他选择上则不
   的 1.17 倍( 1 / 犲 -0.156 ≈ 1.17 ,
   存在差异。这与现有研究发现高等教育阶段的女性优势地位越来越明
   显(李春玲, 2016 )的结论一致。从专业角度来看,经管类和理工类的大
   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读研,而且经管类的学生也更有可能选择出国。从
   年级来看,年级较高的大学生似乎更不愿意选择深造,而且,大三、大四
   的学生即使在选择深造时,也更倾向于选择在国内读研。此外,汉族学
   生比少数民族学生更有可能选择深造。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城乡结
   构和地域位置均对大学生毕业意向产生显著影响。来自中部、县城级
   别以上地方的学生更有可能选择深造,而且,来自地域位置更好的东
   部、城市地区的学生则主要是选择留学。
       其次,我们关注学业表现对大学生毕业意向的影响。从模型结果
   来看,学业表现对大学生毕业意向均有显著影响。具体来看,党员身份
   的学生 更 倾 向 于 选 择 读 研,几 率 是 非 党 员 学 生 的 1.17 倍 ( 犲         0.159  ≈
        狆< 0.05 )。且与读研相比,他们更不可能选择留学。学生干部
   1.17 ,
   更倾向于选择深造,学生干部选择读研和留学的几率分别是非学生干
   部的 1.15 倍( 犲  0.143  ≈1.15 ,                   0.286  ≈1.33 ,
                                                              狆<
                            狆<0.05 )和 1.33 倍 ( 犲
   0.001 ),但在选择是在国内读研还是去海外留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从学习成绩来看,学习成绩更好的学生更愿意选择继续深造。学习成
   绩为中上等的学生选择读研和留学的几率分别是学习成绩为中下等学
   生的 1.66 倍( 犲 0.504  ≈1.66 ,                    0.623  ≈1.86 ,
                            狆<0.001 )和 1.86 倍( 犲
                                                              狆<
    · 1 9 8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