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5 - 《社会》2018年第3期
P. 215
社会· 2018 · 3
“左”的思潮所具有的关键内核,“左”的思潮内部所存在的分野,以及对
应的网络人群的互动与冲突。
“左”与“右”的定义,在不同历史与社会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在
极端情况下,同一概念所指称的实质思想可能完全相反。在西方传统
的政治谱系中,“左”与“右”的差异体现在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自由市
场与政府干预等维度。“左派”往往较为激进,主张国家干预和通过“大
政府”来推进社会平等和福利;右派则相对保守,认同传统社会价值,支
持自由市场,反对政府干预和高福利(博比奥, 2012 ;马得勇、王丽娜,
2015 )。在中国,“左”与“右”具有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含义。例如,中国
早年的思潮争论多以“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的对立为代表,前者提倡
谨慎判断市场机制,批判“经济决定论”,后者则呼吁政治体制改革,反
对权力与市场机制并存(朱学勤, 2003 )。大体上,当代中国的“左派”倾
向于强调民族主义与国家利益,支持公有制及国家干预市场;“右派”则
倾向于支 持 民 主、自 由 和 个 人 权 利,肯 定 自 由 市 场 的 重 要 性 (陈 炎,
2004 ;张峰, 2015 )。由此可见,中国语境中的左翼思想与西方语境中的
左翼思想完全是两回事。而且,笔者认为,互联网上的左翼思想可能比
研究者对左翼思想的认识要复杂得多。因此,我们需要从经验事实本
身出发,对网络左翼的核心特征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归纳。
此外,从关于中国互联网的经验观察来看,“左”“右”之争中诸种议
题的观点交错和众多派系的纵横捭阖让人头晕目眩,扑朔迷离。从观
点看,不同思想的界限极不清晰;从人群看,阵营极为混乱。其中原因
在于中国网络上的左翼与右翼之分并非单向度、直线式的,在左翼与右
翼之间以及左(右)翼内部都呈现非常错综复杂的谱系关系。无论是左
翼还是右翼,其内部的思想观点与人群聚集都并非铁板一块,而左翼与
右翼之间,其思想也并非完全水火不容。这样,左翼内部存在哪几种不
同的思想类型,这些不同类型在哪些议题上具有一致意见,在哪些议题
上具有不同意见,以及这些不同类型所对应的网络人群之间的互动关
系如何演变,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二、研究途径与方法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将采取以归纳为主的研究途径,通过对经
验现象的观察来提炼思潮的核心特征和思潮内部的分野。选择该途径
· 2 0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