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1 - 《社会》2018年第3期
P. 171
社会· 2018 · 3
走出婚约的小天地,可以发现奥氏的模式是面向和贯穿整个社会
结构的。自然权力的支配是古典社会的基本特征和组织模式,奥古斯
丁否定和颠覆了这种模式。他所构想的婚约—社会模式,奠基于彼此
的平等和友爱以及共同的追求,这种构建的原则和形式与现代社会组
织的基本特征相符,可谓现代社会组织的雏型。正是通过对这种“团契
社会”中所蕴含的宗教特性的“祛魅”,即宗教意义上的平等转化为自然
权利上的平等、对上帝的热爱转化为对共同事业的热爱,人类得以在这
种理性化的基础上组织起来,从而构建起现代社会。同时,“团契”社会
里的抽象关系虽然神秘,但颇具现代理性精神,这为后来的社会结构中
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经济关系”奠定了形式基础。
奥古斯丁的构想与现实之间极富张力,婚约团契和上帝之城纵然
美好也只能是一种精神寄托。人类终究是立足于大地的,家庭始终是
人学会“为人”的最原初最基本的场所。“家庭由自由的个体组成,家庭
是社会的基本单元”,这似乎是今天的一种常识性观念,但它并不单纯
是现代性的产物,而是三大思想运动对基督教的个体、婚姻和社会观念
进行全方位祛魅和扬弃的结果,尤其是在社会基本单元这个层面,历经
了从古典家庭到婚约团契再到夫妻家庭的漫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奥
古斯丁承担了最为重要的中间环节。
帕森斯曾经认为孤立化的夫妻结构是美国社会特有的核心家庭,
然而,正如韦伯所指出的,理性是现代文明的内核,它会把人类社会整
体都“收束”到理性化的轨道之中,这种高度理性化的夫妻家庭可能是
全世界共有的现象。近十年以来,随着国人自我意识和人口流动性增
强,传统的宗族社会模式开始瓦解,个体不断“脱嵌”出来,传统的家庭
观念随着父母子女共同生活的减少而逐渐淡薄。 29 在经济发达地区,越
来越多的国人以“两口子”的夫妻家庭模式生活。如何理解婚姻的本
质,如何看待家庭的变迁,怎样理解婚姻、家庭和社会的关系,社会生活
和经济运行的首要形式和组织方式有什么变化,这些问题既是中国的
也是现代的,或许公元三世纪的古人奥古斯丁的思想能为今人提供一
些真知灼见。
29. 有关数据和研究可参见王跃生( 2006 : 118-136 ),并参见李宽定( 2014 : 208-217 )。
· 1 6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