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社会》2018年第2期
P. 48
“官场 + 市场”与中国增长故事
式,认真检视其过程、特征及影响,在此基础上构造一个有解释力的新
理论。长期以来主流经济学(包括无数相关的政策争论)大多数时候只
是抽象地讨论政府与市场应该如何发挥作用,而不区分国家层面和地
区层面,这种讨论已经很难取得实质性的学术洞见和政策启发。
本文聚焦于中国地区层面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合作关系及其决定
条件。“官场 + 市场”作为一种分析框架,由政治锦标赛和行政发包制
理论延伸而来,超越了传统地方分权理论聚焦于地方政府的视角,深入
考察了政府内部官场竞争的结构性特征以及官员的个体特征,建立了
从政府层级、官场竞争、官员激励到市场竞争和中国经济的双向映射关
系。这为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区域经济和宏观经济运行的
特征,特别是内生性地解释地区层面政企关系和经济发展的差异提供
了一个独特的观察和分析视角。“官场 + 市场”理论的贡献在于揭示了
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政企的有效合作必备的三个条件,即内部的政
治激励和利益兼容(“把事做对”)、外部的市场约束(“防止做坏事”)和
必要的信息反馈(“做对的事”)。因此,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
与市场的关系能否满足这三个条件成为我们理解其政经互动的性质以
及经济发展差异的理论线索。
“官场 + 市场”理论也蕴含着一些非常重要的政策含义。首先,“官
场 + 市场”模式高度依赖于全国范围内官场竞争和市场竞争的良好秩
序和有效规则。任何破坏这些竞争规则和秩序的行为都是对增长机制
的破坏;而任何有助于维护和强化这些竞争规则与秩序的举措,包括打
击“跑官买官”行为,杜绝干部考核中的“裙带主义”“带病提拔”现象,维
护全国统一市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建立全国贯通的基础
设施等,都有助于完善和巩固中国的增长机制。类似地,组织部门设计
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新规则、新内容会产生“一般均衡”的影响,因此必
须把地方官员的理性反应、对官场竞争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经济可能造
成的影响考虑进去,从“官场 + 市场”的视角综合分析问题、评估政策效
果。其次,给定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条件的不均衡以及发展经济的压
力各不相同,中央或上级政府可以利用中国各地“官场竞争”的相对独
立性和差异性进行“选择性干预”。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要
素禀赋实施有区别的官场竞争规则(比如在一些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
以生态保护作为考核目标),而不必上下统一、实施相同的官场竞争规
· 4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