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社会》2017年第4期
P. 10
因病信教农民的宗教心理及其发展
及:( 1 )农民因病信教的结构背景。如风险社会中主体不确定性的增
加、乡村社会结构转型中风险承担主体的个体化、医疗条件的匮乏和社
会保障 的 不 健 全 等 (李 华 伟, 2012 ;王 莹, 2008 : 47 ;郑 风 田 等, 2010 ;
韩恒、王瑛, 2014 )。( 2 )疾病的宗教治疗实践。如基督教为疾病医治提
供了自己的解释体系,疾病和苦难被赋予了正面的价值和意义(李华
伟, 2012 );通过“神医结合”的方式来治疗疾病(梁振华, 2014 : 45-46 )
等。( 3 )因病信教的社会后果。如魔鬼文化的盛行(梁振华、齐顾波,
2015 )、对乡村社会秩序的隐患(郑红娥、王伟, 2014 )等。这些研究为我
们理解农民因病信教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带来了有益的启发,但是,还
应该看到,既有研究对农民的宗教心理体验及其演变等主体性反应关
注不足,为此,本文将聚焦该主题。 1 之所以如此,不仅出于一种“主位”
视角的考虑,更在于它是信仰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构成了理解既
有议题的微观基础。
说到宗教心理,有些学者往往根据民间常说的“平时不烧香,临时
抱佛脚”谚语的印象,来看待那些以遭遇疾患为代表的因生命困境或危
机而信教之个体的心理反应,并将其归类为“功利性”的动机。如高师
宁( 2005 )认为,当现实条件难以满足农民祈求平安、消灾祛病等诉求
时,宗教便成为他们改善自身处境的唯一希望,故而在动机上体现出强
烈的功利与实用特征;章立凡则批判性地指出,“功利性宗教信仰,就是
和佛神做交易” 2 ;秦家懿、孔汉思( 1990 : 53 )也认为中国人只有纯粹的
功利主义虔诚并常常在意谋取眼下利益最大化;吾淳( 1999 )则追究到
中国人的功利主义传统上;而日本学者中村元( 1989 )甚至认为这属于
东方民族的思维方法。质言之,诸多学者将这种“功利性”视为中国宗
教文化的某种特异性,如唐君毅( 1943 : 222 )早年认为中国宗教充满了
现世精神;而梁漱溟([ 1949 ] 2005 : 90-92 )甚至指出中国缺乏以出世为
根本特征的宗教。有关中国人“信教”的这一“特殊性”甚至形构了中国
1. 在心理学中,心理活动一般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过程。认知过程指人以感知、记忆、
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联系的过程;情感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
验;意志过程是人有意识地克服各种困难以达到一定目标的过程(林崇德等编, 2003 : 1392 )。
由于三者之间并非完全独立,而是统一的心理过程中的不同方面,故而我们在对宗教心理的
处理中对这三个过程并不做严格的区分。
2. 章立凡:“功利 性 宗 教 信 仰,就 是 和 佛 神 做 交 易”,引 自 “搜 狐 网”( 犺狋狋 狆 :// 犮狌犾.狊狅犺狌.犮狅犿 /
20100826 / 狀274500012.狊犺狋犿犾 ), 2010 年 8 月 26 日。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