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社会》2017年第2期
P. 104

相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检验农民工的多重参照群体


       斯达克和泰勒( 犛狋犪狉犽犪狀犱犜犪 狔 犾狅狉 , 1991 )指出,人们在做出迁移决
   定时,需要在绝对收入的上升和相对地位的下降之间进行权衡,这导致
   两类人更容易成为移民:第一类是那些十分优秀的,即使在目的地也能
   维持较高相对地位的精英;另一类是那些资质可能一般,但始终将家乡
   的其他人作为参照群体的人。本文的结论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第二类
   情况。农民工在评价生活满意度时,更倾向于将其他农民而非城市就
   业居民作为参照对象。
       本文也存在一些缺陷,成为未来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首先,我
   们对于参照群体的判定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事后推断。尽管已有绝大多
   数研究 也 使 用 了 相 同 的 事 后 推 断 策 略 ( 犅犾犪狀犮犺犳犾狅狑犲狉犪狀犱犗狊狑犪犾犱 ,
   2004 ; 犇 狔 狀犪狀 犪狀犱 犚犪狏犻狀犪 , 2007 ; 犉犻狉犲犫犪狌 犵 犺 犪狀犱 犛犮犺狉狅犲犱犲狉 , 2009 ;
   犓犻狀 犵 犱狅狀犪狀犱犓狀犻 犵 犺狋 , 2007 ; 犔狌狋狋犿犲狉 , 2005 ),但我们认为,如果能收集
   到农民工主观判定的参照群体,可能会更加准确地捕捉到多重参照群
   体选择的过程。已有学者提出,理想的参照收入界定测量至少需要包
   括:( 1 )个人的收入等特征;( 2 )由个人认定的参照群体,即回答“在评判
   您的生活满意度时,您倾向于与谁相比”;( 3 )被认定的参照群体的收入
   等特征( 犞犪狀犘狉犪犪 犵 2011 )。虽然目前还缺乏此类数据,但持续改善参
                    ,
   照群体的测量无疑是增进我们对于社会比较过程了解的必经之路。
       其次,本文使用的向上流动期望指标比较概括化,询问的是被访者
   对于“未来的信心”,而非更具体地对于“未来向上流动,收入上升”的信
   心。由于这一操作化的缺陷,我们无法判定表 5 中未发现向上流动期
   望的压抑效应是实际结果,还是因为测量的不足。未来研究中如果有
   更准确的机制测量,就能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
       2003 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肯定农民工作为产业工人在现代
   化建设中的地位,提出要推进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就
   业和定居的条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就指出,
   要为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创造条件,逐步转为
   城市居民(周大鸣、杨小柳, 2014 )。虽然这些政策在推进农民工待遇改
   善方面起到了明显的效果,但农民工市民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学
   者认为,城镇化不仅要实现制度层面的整合,还要实现社会层面和文化
   层面的整合,也要实现心理上对于城市的认同,仅有人口和就业的城镇
   化仅是半城镇化(王春光, 2006 )。

                                                           · 9 7 ·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