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社会》2016年第6期
P. 41

社会· 2016 · 6

   滨逊这一文学形象的分析。该书导论部分没有去解释全书的写作意图
   和篇章结构,而是着力分析了《鲁滨逊漂流记》,进而刻画了一个以海洋
   和孤岛为意象的独特的“生活世界”;但其目的却是为了更直接地实现
   导论所应有的功能,正如李猛在一篇访谈中所说,“笛福的《鲁滨逊漂流
   记》这部小说提供了理解现代自然法思想的一扇门,这个门不是特别敞
   开的,是比较迂曲的。但你进去了之后,会触及书的主题……它提供了
   非常好的一个例子,自然法学派学说真正持久的影响是,它塑造了一种
   人的生活方式”。 2 与此相比,该书正文部分对自然法思想传统的分析
   更像是对这一形象的理论说明。或者说,这篇导论不是介绍性的,而是
   对正文内容的另一种书写,以便刻画现代自然法理论所蕴含的特定生
   活方式的理想;而正文梳理和分析现代自然法学派的诸多学说和概念,
   其真正指向恰恰是为了展现鲁滨逊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偶然的个
   体现象,而是有着复杂而深刻的思想基础和历史脉络。因此,李猛的这
   个选择除了个人的兴趣,更多地是表明了本书所关心的主题并非自然
   法,而是自然法理论所延展出来的道德世界如何构成了现代个体的普
   遍命运,以及在此命运下现代人能够过上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但是,在
   他对鲁滨逊的考察中,却潜藏着不止一条线索,其中尤其值得探讨的是
   卢梭对鲁滨逊形象的理解。
       在《爱弥儿》的第三卷,卢梭( 2014 : 269 )引入了《鲁滨逊漂流记》作
   为爱弥儿要读的第一本书。这一选择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它不是像
   当时的教育那样去教我们谈论实际上不知道的东西,它能够唤起爱弥
   儿学习的兴趣,但最重要的是它契合了爱弥儿当时所处的自然教育阶
   段的特性:刚刚踏入智识教育阶段的爱弥儿,不仅要通过具体观察和亲
   自动手学习天文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要通过想象力来理解自身
   与社会之间的自然关联。在卢梭看来,《鲁滨逊漂流记》恰恰能够符合
   此时的教育目的,因为鲁滨逊所在的孤岛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
   面,这个孤岛只能由爱弥儿在阅读时以想象的方式构造出来,将自己视
   为孤岛的主人;另一方面,这种想象的发挥又完全附着于鲁滨逊为维持
   自我保全所从事的各项劳动、制作和生产活动,而不至于漫无边际地发


   2. 引 自 澎 湃 新 闻 对 李 猛 所 做 的 访 谈: 犺狋狋 狆 :// 狑狑狑.狋犺犲 狆 犪 狆 犲狉.犮狀 / 狀犲狑狊犇犲狋犪犻犾 _ 犳狅狉狑犪狉犱 _
   1335945 。最后访问时间: 2016 年 5 月 20 日。

    · 3 4 ·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