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6 - 《社会》2016年第2期
P. 176
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收入回报之差异
教育关系的讨论中。因 为 在 中国 的教 育体制 中,职 业 教育更 注重培
养技能型人才,普通教育更注重培养学术型人才,这两种教育的第一
次分流出现在初中 教 育 结 束时。九年 义务 教育之 后,每个学 生均面
临三种选择:一是直接 进 入 劳 动 力市 场,二 是进行 职业 教育,三是选
择普通高中教育。这三种选择决定了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不同位
置:第一种人更多会成为普通体力劳动者,第二种人更倾向于成为技
术型劳动者,第三种人则更倾向于成为高端服务行业劳动者。因此,
初中毕业时对教育的 选 择是 教育 分 流的 分水 岭,也 是 个人人 生轨迹
的分界线(方长春, 2005 ;王进、汪宁宁, 2013 )。学生个人和家庭需要
承担九年义务教育 之 后 继 续教育 的 成本。这样,初 中 之后的 继续教
育在更大程度上是家庭的教育投 资行 为,其“投资 回报”将会 影响学
生对继续教育的选择( 犅犲犮犽犲狉犪狀犱犎犲犮犽犲狀 , 2009 )。
讨论教育回报的研究更关注教育的年收益或者不同阶段的教育
,
回报(李春玲, 2003犫 ;李实、丁赛, 2003 ; 犔犻 , 2003 ; 犣犺犪狀 犵犲狋犪犾. , 2005 ;
张车伟, 2006 ;孙志军, 2014 ),往往将初中之后的 职业 教育和 普 通高
中教育作为相同的教 育 层级,忽 视不 同教 育路径 选择 所造成 的 教育
回报差异(吴愈晓, 2013犪 )。因 此,本 文 主 要 关 注 职 业 教 育 与 普 通 高
中教育的收入回报差异,讨论两者中哪种能够得到更高的收入回报。
厘清这两种教育的回报差异可能更有利于理解中国当前劳动力市场
困境,也为今后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教育回报的两种理论视角
在解释二战后德、日等国家的经济快速崛起时,舒尔茨( 犛犮犺狌犾狋狕 ,
1961 )和贝克尔( 犅犲犮犽犲狉 , 1962 )等提 出 了 人 力 资 本 理 论,认 为 除 了 传
统的经济生产要素之外,人的要素也至关重要。人所拥有的知识、体
力和劳动技能构成 人 力 资 本。培 训是 人力 资本形 成的 方式,对人力
资本的配置能够使 经 济 产 出最大 化。在人 力资本 理论 看来,教育能
够为人培训用于生产 的 技能,这 样使 教育 水平越 高的 人往往 也 会拥
有越高的经济回报。明瑟( 犕犻狀犮犲狉 , 1958 , 1974 )通过构建量化模型来
估计受教育年 限 和 工 作 年 限 这 两 种 不 同 的 人 力 资 本 对 工 作 收 入 的
作用。
· 1 6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