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社会》2015年第4期
P. 74

“党派实在论”的结构诠释学



       七、结论

       “奥莱利实情”对于新闻的诠释简单明了,但成就这种简单性的过
   程非常复杂。以“奥莱利实情”为模式的新闻分析节目受到普遍批评,
   认为它们仅仅模仿了观众的视角和偏见。即使认可这是“奥莱利实情”
   一类节目的最终结果,本文的分析也表明,为了达到新闻分析的简单
   性,该节目借助了一个包含许多可辨识的分析范畴的意义系统。考虑
   到“奥莱利实情”作为一个意义系统所具有的复杂性,它没有为了竭力
   把自身化约为对其观众之前就存在的观点或者一些简单技术的鹦鹉学

   舌式地重复,而满足于节目的经验性正义( 犲犿 狆 犻狉犻犮犪犾 犼 狌狊狋犻犮犲 )( 犆狅狀狑犪 狔           ,
   犲狋犪犾. , 2007 )。相反,它是“党派实在论”领域的一次演练,是由符号学
   和句法的意义网络共同建构起的媒体空间,这种意义网络强有力地导
   向某种特定的政治视角。在“奥莱利实情”中,成功与失败、意义与无意
   义,都由这类可以预见的政治模式生产出来,因为为其建构行为创造语
   境的符号学网络在作为一种精准地通向此目的的整合性系统而发生作
   用。在节目中,新闻的意义能被有效地简化,不仅是因为涉及的话题是
   片断的,或者主持人是有偏见的,而且是因为该节目的符号学结构作为
   一套复杂的系统在运转,它把新的事件与互动带入其既定的政治意义
   结构的序列。在这样的背景下,保守派理所当然总会获得胜利,因为他
   们在传统主义与世俗进步这个二元结构中的神圣—极站稳了脚跟。同
   样理所当然的是,民主党的政治家通常表现得差强人意:在转喻的使用
   下,他们所属的党派与“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相联系,而“美国公民自由
   联盟”反过来与“恋童癖者”和“基地组织”相联系。奥莱利愤怒了?他可是
   工人阶级出身的比尔·奥莱利,为美国,也为弱势者打抱不平。由于该节
   目的结构逻辑是从极其抽象且具普世性的深层意义结构层面向下延伸
   到 犣 最为具体的面对面访谈时所采用的修辞技术层面,所以,奥莱利和
   制片人选择报道的任何既定故事,其诠释的结果从一开始基本上就被
   决定了。剩下的便是修辞技巧的具体使用和在华丽修饰下诞生的意
   义,而这华丽的外衣是在节目的语境中发展起来的。在“党派实在论”
   观念中,实在论和党派色彩同等重要。总之,这种政治话语和政治分析
   的意义在于表明,真理、事实性以及生活的实在唯独存在于自己这边。
   当“党派实在论者”试着去表明他们的对手是狂热分子和反动派,对手

                                                           · 6 7 ·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