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6 - 《社会》2015年第4期
P. 186

近朱者赤: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归国者跨国社会资本转移研究


   自身带来巨大收益,个体间的跨国接触是技术流动的重要渠道( 犔犲狏犻狀
   犪狀犱犅犪狉狀犪狉犱 , 2013 )。海外引智计划能够为中国带来智力资本,对政府
   创新能力具有正向影响( 犓犲狉狉 , 2008 ; 犔犻狌 , 犲狋犪犾. , 2009 )。自 2008 年开
   始实施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引进的人才下
   文统称为“千人”)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引智项目,迄今为止,已有 1500
   多人回国(马万华等, 2013 )。 2014 年,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国
   家“千人计划”入选专家退出制度的意见》,拟建立千人的退出机制。对
   于如何判断退出标准的问题,千人带来的资本的多少无疑是一个可以
   参考的指标。
       “引智计划”的收益并不仅仅局限于归国人才带来的智力资本,更
   重要的是,这些人才同时还起到连接国内和国外两个学术圈的桥梁作
   用。千 人 的 引 入 大 大 缩 短 了 国 内 外 学 者 之 间 的 路 径 长 度 ( 犪狋犺
                                                              狆
  犾犲狀 犵 狋犺 )。他们所起的强弱关系节点的作用对中外学术信息交流和合
   作至关重要(孙晓娥、边燕杰, 2011 ),使国内学者有更好和更多的机会
   与国际一流学者合作并建立联系。千人除了带来最前沿的知识( 犮狌狋狋犻狀 犵 
   犲犱 犵 犲犽狀狅狑犾犲犱 犵 犲 )外,还为国内的学者和学生提供了进一步接触这种知
   识的接口( 犔犲狏犻狀犪狀犱犅犪狉狀犪狉犱 , 2013 )。因此,研究需要将关注点从“脑
   力循环”( 犫狉犪犻狀犮犻狉犮狌犾犪狋犻狅狀 )转到“关系循环”( 狋犻犲狊犮犻狉犮狌犾犪狋犻狅狀 )。
       现有对 社 会 资 本 的 研 究 主 要 关 注 资 本 的 获 得、测 量 和 功 能
   (赵延东、罗家德, 2005 ;李黎明、张顺国, 2008 ;吕涛, 2011 )。行动者通
   过工具性行动获得社会资本,并通过表达性行动维持已有的社会资本
   (林南, 2005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主动或被动
   地获得来自他人的社会资本,但资本转移机制是如何运作的还不甚明
   了。人才的流动意味着个人可用资源的转移。可用资源分为个人资源
   和社会资源,社会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超过个人资源(林南, 2005 :
   20-21 )。现有研究大多关注归国者带来的个人资源(马万华等, 2013 ;
   杨河清、陈怡安, 2013 ),较少关注社会资源。
       那么,归国者是否会带来社会资本的转移?其机制又是什么?如
   何去测量这种转移?笔者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衡量千人归国前后个
   人合作网络结构的变化,并对他们带来的社会资本进行定量分析,从而
   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知识创造者的个人跨国网络
   ( 犽狀狅狑犾犲犱 犵 犲狑狅狉犽犲狉 ’ 狊犲 犵 狅犮狉狅狊狊犫狅狉犱犲狉狀犲狋狑狅狉犽狊 )。

                                                          · 1 7 9 ·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