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0 - 《社会》2015年第3期
P. 230
连接纽带抑或依附工具:转型时期中国行业协会研究文献评述
化,如市场功能的发挥、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国家与市场关系的改变等对
协会发展的影响,并形成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以及政治学和社会学
的两种研究取向(郁建兴、宋晓清, 2009 )。 1 前者的研究侧重于将协会
作为一种减少交易成本的市场经济治理结构,后者基于国家与社会关
系的视角,并形成公民社会和法团主义两种主流观点的研究。公民社
会理论从多元主义的角度切入,强调国家对社团干预的放松和市场发
展对协会的影响;法团主义则强调国家对协会的控制与合作,和国家与
协 会 发 展 的 一 种 特 殊 关 系 (王 信 贤, 2006 : 31-36 ; 犝狀 犵 犲狉 , 2008 ;
张紧跟, 2012 )。无论是公民社会理论还是法团主义理论,都敏感地捕
捉到因经济和社会转型而发生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反过来说,市
场经济背景下行业协会的出现为这些理论在中国的活跃提供了良好的
土壤。
在上述两大类主流的观点之外,还有一类重要的研究为理解当代
中国的行业协会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这些研究关注到企业及行业协会
对政府机构、政府官员的依赖关系,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依附理论”
的视角。王达伟( 犠犪狀犽 , 2002 )建议,对行业协会的研究应该将焦点放
在结构性的因素与实际运作中权力的区别上,而不是建立国家与市场
二分的理论。这一观点认为,由于国家权力的保留、市场的不完全和政
党的控制意识,形成了企业对政府(官员)及行业协会对政府的依附关
系,协 会 并 没 有 得 到 企 业 的 认 同,而 仍 然 镶 嵌 于 国 家 机 构 内 部
( 犘犲犪狉狊狅狀 , 1997 ; 犉狅狊狋犲狉 , 2002 ; 犠犪狀犽 , 2002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
点并没有得到中国学者的足够关注。 2
1. 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的研究途径认为行业协会的完善是现代社会和成熟的市场经济的
重要的环节,它们关注行业协会产生的制度环境和内部治理结构,对协会的研究是对中国市
场经济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的探讨(余晖, 2003 ;孙丽军, 2004 ;郑江淮、江静, 2007 ;孙春苗,
2009 )。法学的视角一是关注中国现存的外部环境———法制环境———对行业协会生存和发展
的影响,另一个重要面向是从权利的角度展开的论述(杨团, 2001 ;艾里什、西蒙, 2001 ;鲁篱,
2002 ;孔繁斌, 2005 ;何增科, 2007 ;黎军, 2002 ;蓝煜昕, 2009 )。与这些视角的向前看相反,历
史和文化的视角把目光投向过去,主要关注历史上的行会组织和传统中国政治文化的特征的
影响(彭泽益, 1988 ;白吉尔, 1994 ;秦晖, 1999 ;彭南生, 2003 ;朱英, 2004 ;徐振国, 2008 ;邱海
雄、陈建民, 2008 )。但本文仅关注对协会研究的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视角。
2. 少数学者关注到了这一视角的研究,周雪光( 1999 )在对于中国组织与社会制度变迁研究
的评述中,提出了西方社会学对中国组织中“庇护”( 犮犾犻犲狀狋犲犾犲 )关系研究的视角。
· 2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