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8 - 《社会》2015年第3期
P. 168

差别暴露、差别职业和差别体验


   接影响。因此,环境知识和媒体使用是城乡居民环境关心差异形成的
   重要机制。一方面,城市居民会因为更经常使用媒体而具有更高的环
   境关心水平。另一方面,表 6 表明,尽管城乡类型对环境知识的直接影
   响并不显著,但其通过媒体使用对环境知识有着较强的间接影响,会进
   一步扩大环境关心的城乡差异。

       四、总结与讨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基本结论:第一,通过对 犆犌犛犛2010 的
   数据的分析表明,中国城乡居民在看待环境问题的方式上存在一种较为
   相似和连贯的心态体系;第二,中国城乡居民的环境关心水平确实存在
   显著差异,城乡类型对环境关心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城市居民在诸多方
   面都比乡村居民表现出更多的环境关心,这与国外早期“居住地假设”的
   描述是一致的;第三,“差别暴露理论”可以解释中国公众环境关心的城
   乡差异,而“差别职业理论”和“差别体验理论”则不适合;第四,在环境知
   识和媒体使用的中介作用下,环境关心的城乡差异被进一步放大。
       国外的晚近研究表明,全球公众环境关心的城乡差异在不断趋同,
   但本文的研究发现,中国城乡居民的环境关心水平仍然存在显著差异。
   从研究工具的选择看,在测量环境关心时,我们尽可能多地涵盖了环境
   关心的不同面向。每个面向的比较都显示,城市居民的环境关心水平要
   显著高于乡村居民,所以,有理由排除因为测量方法不同而可能导致的
   结果差异。从研究方法的设计看,在结构方程模型中,在控制社会人口
   变量和其他一些对环境关心具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后,城乡类型变量仍然
   显示出对环境关心的显著的直接影响,也基本能够排除虚假相关的可
   能。因此,“居住地假设”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证实,中国城市居民比乡村
   居民更具环境关心的这一发现也应该是真实有效的。
       本文系统检验了国外早期研究针对“居住地假设”提出的三种理论
   解释,但只有“差别暴露理论”得到数据的有效支持。也就是说,在当代
   中国,城市居民确实可能因为有更大概率遭遇环境危害而比乡村居民更
   加关心环境。但“差别暴露理论”只能解释一部分环境关心的城乡差异。
   从表 3 可知,城乡居民自我报告遭遇过环境危害的比例分别为 87% 和
   79% ,应当说,当前大多数城乡居民都感受到了所居住地区环境退化的
   事实。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显示,在控制是否遭遇过环境危害变量不变

                                                          · 1 6 1 ·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