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社会》2015年第2期
P. 111

社会· 2015 · 2

   控,后期学生来源基本上是各类干部或干部子弟。一些国际同行的研
   究也印证了这一看法。周雪光等( 犣犺狅狌犪狀犱犎狅狌 , 1999 )对中国 20 个城
   市的调查发现,工农兵学员中干部子弟的比例异常得高是一个突出的
   现象。 1972-1979 年间,父亲的职业对子女教育和职业获得的影响越
   来越大,干部子弟的优势也越发明显。考虑到这一现实和中国长期以
   来的社会文化,我们认为,这表明客观的考试让位于侧重各种表现的推
   荐是有极大风险的。
       又比如,统招统考制度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学制度成为理解
   中国高等教育革命性转变的关键。两校的一个基本史实是,生源高度
   集中于少数重点中学,特别是省级重点中学。这促使我们以数据为基
   础,结合改革开放前后两校学生社会来源的总体状况、地区分布状况等
   反思如今被广为诟病的重点中学制度。一方面,我们当然认可重点中
   学制度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层面,比如重点中学主要分布在城市而农村
   很少设立,重点校与非重点校、城市与乡村的双重二元结构叠加成为精
   英大学中农村学生减少的重要原因。又比如,很多省重点的“县中”成
   为所谓“高考集中营”,学生的学习压力巨大,素质教育无从落实等。另
   一方面,由于重点中学在招生时受“高考”导向影响,客观考试是主要方
   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出身照顾政策取消后,两校生源在相当长时期
   内还能保持多样性。重点中学重视分数和培养学生高考能力在这个角
   度看是有一定积极性的。我们发现,一个地区如果经济发展条件不是
   很好,可以通过集中加强教育投入,特别是对中学等基础教育予以重点
   投入,一样能取得超出经济水平的教育优势,这点对于经济水平中等的
   地区尤为适用。比如,江苏南通市在经济方面并不突出,但整个地区重
   视教育投入,不仅市区,甚至每个县(市)的中学都是重点,高考表现非
   常突出。而“县中”作为广大乡镇、农村子弟升入优秀大学的最关键渠
   道,如果某些省,如江苏、福建等,努力将全省范围内每个县至少一所中
   学打造成省级重点中学,其农村生进入北京大学的能力就会很突出。 9
       我们认为,应该重视重点中学向精英大学输送学生高比例的现实,
   更好地发挥其突出的输送能力,从而保证大学生源多样性的延续。简
   单废除重点中学的做法在现实中已经被证明不成功。近年来,中国社


   9. 关于北京大学、苏州大学两校农村学生的地区分布可参见梁晨等( 2013 : 85-88 )。


    · 1 0 4 ·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