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4 - 《社会》2014年第5期
P. 244

重新思考量化社会研究的模式


   可以想象,如果物理学家也不关心这些系数的实际值,那么繁多的物理
   学公式还有什么意义?
       塔氏认为,社会科学家所建立的量化模型之所以没有真正起到“量
   化”作用,是因为他们走错了路。在确立起 犱犞 / 犱犖> 0 这个方向性模
   型后,人们还有许多逻辑上的信息可以利用,然而这些信息都被社会科
   学家忽视了。在 犞=犪+犫犖 这个模型中, 犞 和 犖 两个变量并没有取
   值范围的限制,可是,当我们从所研究的问题入手时便能看到: 犞 的取
   值只能在 0 到 100 之间,而 犖 的取值则不能小于 1 。于是,我们就得到
   了关于变量取值的理论禁区( 犮狅狀犮犲 狆 狋狌犪犾犾 狔犳狅狉犫犻犱犱犲狀犪狉犲犪狊 ),这对我们
   选择何种模型会产生重要影响。进一步思考可以发现,当 犖=1 时, 犞
   只能等于 0 ,也就是说( 犖=1 , 犞=0 )这个点必然是方程的一个解,于是
   我们就为该模型找到了一个锚点( 犪狀犮犺狅狉 狆 狅犻狀狋 )。
       在这里,作者指出了社会科学家们的第二条思维定势。由于社会
   科学研究者关注整体的社会现象,使用大规模的数据,试图发现其中的
   普遍规律,这就导致他们容易忽视数据或理论中的极端值,而这些极端
   值在自然科学家的眼中往往正构成建构逻辑模型的重要基石。从前面
   的分析可以得到,在 犖=1 时, 犞=0 ,把这一对取值代入 犞=犪+犫犖 这
   个模型,便可得到 0=犪+犫 ,即 犪=-犫 。这样的话,模型 犞=犪+犫犖
   便可以简化为 犞=-犫+犫犖=犫 ( 犖-1 )。这样的简化使模型减少了一
   个未知量,是对模型简洁性的很大贡献。
       紧接着,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经验选取了 犖=6 这样一个极少出
   现的很大的取值。根据人们的常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 犞 也不可
   能达到 100 。也就是说,根据( 犖=6 , 犞=100 )与( 犖=1 , 犞=0 )所画出
   的直线构成了回归方程在逻辑上的一个边界,在此边界以外便是研究
   的奇异区( 狊狌狉 狆 狉犻狊犲狕狅狀犲 )(见图 1 )。
       可以看到,回归方程位于期望域( 犲狓 狆 犲犮狋犲犱狕狅狀犲 )中。作者指出,此
   时我们已利用理论信息将范围圈定,在这样一个区域中我们不妨就直
   接取均值进行预测,所谓的“大胆猜测,小心检验”从此时便可以开始。
   在 犞=0 和 犞=20 ( 犖 -1 )的 范 围 内 取 均 值,我 们 可 以 得 到 犞 ≈
   10 ( 犖-1 ),这样一个 方 程 就 是 有 预 测 性 的。比 如 当 犖=4 时,我 们
   可以预测更换党派的选民比例为 30% ,这便体现出模型的意义。相
   比较来看,社会科学家们却早早地就停步了。

                                                          · 2 3 7 ·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