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社会》2014年第4期
P. 50

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决定因素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分析


   更加渴望拥有自己的房屋,但这对他们来说基本不可能,这种反差往往
   使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下降。当然,这些可能性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在人口统计特征方面,农民工的教育水平可能并未转换为人力资本和经
   济资本,他们对城市的认同并没有随着教育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在从事
   的工作类别方面,虽然有时候从事工业生产的收入可能更高,那些从事
   服务产业或从事管理工作的农民工,相较传统工业生产型的农民工更容
   易认同城市。总体而言,本研究事实上也进一步证实了社会融合具有一
   定的层次性,至少经济、文化和社会层面的融入能够促进身份上的社会
   认同。

       七、公共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

       农民工公共管理政策的制订对各级政府都是一个持续的考验。现
   有的公共政策促进了社会融合,尤其是在政策制定方面,但忽略了农民
   工个体的认同需求,并没有从社会融合的最终本质来思考公共政策。
   尽管户籍政策无法消除,尤其是在大城市,但移民心理的认同对移民与
   城市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褚荣伟等, 2012 ),这种和谐的关系也是城市
   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现有的公共政策应该关心移
   民与所在城市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取决于他们
   的认同感。很显然,如果自己认为自己永远只是“外地人”,这必然有害
   于城市的长期发展。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知,近六成农民工认为自己
   是“外地人”,其生活满意度和融合程度都较低,但近四成的农民工在自
   我身份认同时,表现出“城市认同”的倾向。公共政策在无法消除“户
   籍”差别待遇的前提下,可以考虑促进他们的“城市认同”感,比如,针对
   农民工的培训还应该包含当地语言的培训。虽然普通话作为统一的官
   方语言,但地方语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构件,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重要
   工具,因此,政府应该在语言培训方面增加投入,这将有助于他们融入
   当地人的交往圈,帮助他们适应本地的生活。语言既是人力资本的基
   础之一,也是社会资本的来源之一,这一发现和启示也与前人研究相一
   致,即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因素(李培林、
   田丰, 2012 )。另外,社会环境变量对于农民工的城市认同具有较大的
   影响。构建一个友好的城市环境非常重要,它可以降低歧视农民工的
   任何可能性。通过舆论的方式积极宣扬农民工的贡献,去除污名化也

                                                           · 4 3 ·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