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社会》2014年第2期
P. 28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理念与实践
的调查中持续跟踪教育、婚姻的变化。在教育史方面, 犆犉犘犛 调查了受
访者一生的教育经历,包括各个阶段的就读时间、专业、学校性质和学
业完成情况等;在婚姻史方面, 犆犉犘犛 调查了受访者的初次婚姻和自初
访起一生中历次婚姻的起止时间和变化情况,以及不同婚姻阶段中包
括配偶年龄、双方如何认识等在内的具体信息。此外, 犆犉犘犛 从 2012 年
起增加了对个人职业变化的跟踪调查。
犆犉犘犛 对事件史 的 收 集 还关 注一 些 生 命 历 程 中 的 重 要 转 折 性 事
件,例如参军、上山下乡、饥荒等,也调查一些特殊的阶段,如同居。近
年来,同居现象日益增加,这一变化趋势对婚姻与性别研究具有极大的
价值。但在过去由于同居一直被认为是敏感问题,很少有调查收集相
关的数据。 犆犉犘犛 极具前瞻性地在这样一些社会现象出现的早期便将
其纳入了调查。
(七)访员观察数据
作为长期追踪的调查项目, 犆犉犘犛 尤其重视对访问质量的评估,这
需要收集访问过程本身的数据。 犆犉犘犛 在每一套问卷末尾均收集了一
组访员的观察数据(图 4 ),主要包括访问的环境、受访者在访问中的行
为态度、受访者个人特征等。这部分数据的采集由访员直接通过观察
填写,无须向受访者提问。所获得的数据不仅可以作为研究中的分析
变量使用,也可以用来评估受访者回答的可靠性,还可以用于对调查执
行过程本身的研究,为改进访问工作、提高数据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四、初步发现
犆犉犘犛 的追踪设计和内容特色最终会体现为引导有潜力的经验研
究及获得有价值的数据发现。虽然 犆犉犘犛 目前只积累了三期 调查 数
据,数据的开发和使用仍处在初期阶段,但我们的团队已经从初步的使
用中得到 有 意 义 的 发 现。我 们 将 以 基 于 犆犉犘犛 数 据 的 几 个 研 究 为
例, 26 向读者展示 犆犉犘犛 数据的开发潜力。
(一)收入不平等和贫困
贫富差距的扩大是伴随中国经济增长出现的重大民生问题之一。
犆犉犘犛 的 2012 年调查显示,在全国居民对几大民生问题严重性的评价
26. 此处所列研究发现的详尽分析和解释可参见《中国民生发展报告 2013 》相应章节。
· 2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