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社会》2014年第2期
P. 23
社会· 2014 · 2
表,研究者可以获取每一位家庭成员及其不同住父母、子女和配偶的基
本社会人口信息。此外,研究者通过家庭关系的匹配 23 还可以将 犜1
表中不同成员的个人问卷相互联系,得到完整、对称的父母—子女数
据、夫妻数据、同住兄弟姐妹数据,在一些家庭中还可获得跨代、多代成
员间的完整个人数据。
犜1 表:同住家庭成员表
个人 出生日期/ 婚姻 最高 主要 行政管理 外出人员
姓名 性别
编码 属相年龄 状况 学历 工作 职务 信息
101
102
…
301
302
…
犜2 表:家庭成员父母、配偶、子女关系表
个人编码 姓名 父亲 母亲 配偶 孩 1 孩 2 … 孩 10
101
102
…
犜3 表:家庭成员不同住父母、配偶、子女列表
个人 出生日期 / 婚姻 最高 主要 行政管理 居住地与
姓名 性别
编码 属相年龄 状况 学历 工作 职务 户口信息
301
302
…
图 3 : 犜 表设计问卷截图
与传统社会调查相比,使用 犜 表采集家庭关系 的优 势总结为 三
点:第一,传统社会调查通常以家庭中的某一位受访者为核心采集其他
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及其与受访者的关系。这种做法假定家庭关系中
只有受访者一个核心,该核心通常是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或以人为指
定“户主”的方式来确定。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关于核心(尤其是单核
心)的假定都把家庭关系理解得过于简单,因为逻辑上家庭中的每一个
人都可以作为家庭关系的核心,家庭关系应该是由多个核心连接起来
的树状网络( 犳犪犿犻犾 狔 狋狉犲犲 ),而从单一核心出发(如户主或随机抽取的受
访者)的辐射状结构仅仅是树状家庭网络中的一小部分,因而只能采集
到每个(或几个)家庭成员与受访者之间的关系,却无法获知除受访者
23. 关于 犜 表的使用及家庭关系的匹配参见:孙玉环、谢宇、胡婧炜、张春泥、许琪、黄国英 .
2012.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2010 年家庭关系原始数据库的分解与匹配,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
调查中心《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技术报告系列( 犆犉犘犛6 )》,网址: 犺狋狋 狆 // 狑狑狑.犻狊狊狊.犲犱狌.犮狀 / 犮犳 狆 狊 /
犱 / 犳犻犾犲 / 狑犱 / 犼 狊犫 犵 / 2010 犼 狊犫 犵 / 771犱犱犲犲犱0犱犮54犱犱0犲20犪犮0犪犪犲9504犮3犮. 狆 犱犳 。
· 1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