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社会》2013年第3期
P. 106

初婚年龄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变量
                 1. 因变量   由于 犾狅 犵 狀狅狉犿犪犾 模型是加速失败时间模型( 犪犮犮犲犾犲狉犪狋犲犱
             犳犪犻犾狌狉犲狋犻犿犲犿狅犱犲犾 )中的一种,该模型估计的是事件发生前的时间,根
              据上述模型设定,本研究因变量是初婚前时间的自然对数。
                 2. 性别和户籍   性别和户籍状况是虚拟变量(男性 =1 ,农村户口
              =1 ),它们反映了不同性别、户籍之间的差异。分为未婚样本(包括未
              婚和同居)与已婚样本(包括已婚、分居、离异和丧偶),其中未婚样本是
              目前户籍,已婚样本是初婚时的户籍。
                 3. 教育程度   教育在工业化社会中是职业成功最重要的决定因
              素,且反映了影响个体择偶倾向的文化资本( 犅犾狅狊狊犳犲犾犱 , 2009 )。本文使
              用被访者最高学历作为操作化指标,即小学或以下(参照类)、初中、高
              中(或中专、技校)、大学专科或以上共四类。其中,未婚样本是目前最
              高教育程度;已婚样本中如果最高学历是在参加工作或劳动之后获得
              的,则使用第一份工作或劳动前的最高教育程度,因为大多数人是在获
              得第一份工作之后结婚的,仅少数人(在读硕士或博士)先结婚后工作,
              这一部分人在 犆犌犛犛2006 的样本中所占比例极低。
                 4. 职业   一个人获得的职业等级经常被用于测量其社会地位的
              高低。本研究中,职业被操作化为三类:非管理人员和无技术职称人
              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非管理人员和无技术职称人员为参照类。
              其中,未婚样本是目前职业,已婚样本是初婚时的职业。
                 5. 家庭特征变量   由于父辈的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本研究用父母
              的最高教育程度来测量(高中及以上 =1 ,高中以下 =0 ),即该变量是被
              访者 18 岁时父母的最高教育程度;父亲职业反映了一个家庭的社会经
              济地位,包括非管理人员和无技术职称人员(参照类)、技术人员和管理
              人员三类。其中,未婚样本是父亲目前职业,已婚样本是初婚时父亲职
              业;兄弟姐妹数反映了家庭规模,是连续变量。 2
                 6. 控制变量   本文控制可能会影响初婚年龄的结构性因素,即民
              族和出生年代。其中,民族为虚拟变量(汉族 =1 ),反映了汉族与少数

             2. 关于该变量,笔者对比了“ 10 岁时健在的兄弟姐妹数”和“目前仍健在的兄弟姐妹数”,结果
              差异极小。也就是说,对于已婚样本而言,绝大多数人目前与第一次结婚时的兄弟姐妹数目
              是一致的,所以对于未婚样本和已婚样本我们均使用了“目前仍健在的兄弟姐妹数”。


                                                                     · 9 9 ·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