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社会》2013年第2期
P. 111

社会· 2013 · 2

              司 2004 年在欧洲的调查也显示,对宗教组织的高信任与宗教参与并不
              正相关( 犗狉 , 2004 )。当然,也会存在高宗教性与高信任、高宗教性与低
              信任、低宗教性与低信任等类型的社会。
                  这也许能较好地解释本文数据中所呈现的年龄和阶层的特征。就
              年龄而言,各种数据都表明,青年人对宗教的态度已基本跳出“科学—
              迷信”的二元思维,表现出更加宽容的态度,甚至皈依者也不乏少数。
             2000 年全国大学生政治思想状况调查的结果显示,上海地区大学生信
              教者的比例为 11.81% ,另有 53.29% 的学生虽然不信仰宗教,但对宗
              教文化现象感兴趣(赵斌, 2001 )。这只能说明青年人会更客观地对待
              宗教,但未必就意味着对宗教组织有着更高的信任感。因为青年对待
              宗教的态度更多来自“无形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他们将信仰看成是
              私人领域的事情(华桦, 2009 ),“信仰而不归属;兴趣而不痴迷;文化而
              不神秘,凸现了大学生对待宗教现象的理性特征”(张金桃, 2005 );而且
              他们对权威抱有较强的怀疑态度。当私人化的信仰超过宗教化的信仰
              时,宗教热只能是私人化的信仰热,对信仰的态度和对宗教组织的态度
              就越可能出现分离,对宗教的包容与对宗教组织信任的不一致才能得
              以理解。
                  就阶层而言,假设 7 的理论依据在于科学主义和无神论教育的影
              响,但数据显然不支持这种判断。这表明,无神论教育体系对宗教组织
              信任的影响有限,在多元化的环境下,可能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
                  西方的研究表明,上层和中层更倾向于组织化或制度化的宗教及
              活动,因为他们更关注教义和神学思想,更愿参与教会组织的正式礼拜
              活动;而下层则更重视个人的宗教体验,更愿进行个人性的日常祈祷,
              更关注新兴宗教和巫术( 犉狌犽狌 狔 犪犿犪 , 1961 ; 犛狋犪狉犽 , 1972 )。中国当 代社
              会亦有些类似,上层人士信仰的理性化色彩较下层强,更多关注精神的
              有效寄托,为此,他们更愿意通过组织化的宗教来表达自己的信仰。同
              时,由于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下层民众对待宗教更可能表现出中国传
              统信仰中的神秘性和功利性等特征,他们更多追求一种功利性的即时
              需求,一切基于个人的需求。为此,他们的信仰多是私人化的表达,重
              视的是仪式而非内容,灵验而非委身。正如李向平( 2010 : 435 )所述:
              “ 中国知识分子的信仰重于哲学、意识形态层面;民间大众的信仰偏向
              于民间在多神甚至是怪力乱神和祖先崇拜。”这种信仰态度不仅见于信

              · 1 0 4 ·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