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党政研究》2023年第3期
P. 37

政治传播的走向,尤其是探索以 ChatGPT 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对政治传播中
             多元行动者参与公共性的政治活动的影响。

                 一、第五代政治传播的浮现?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政治传播模式演进方向

                  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有一个论断:“媒介即讯息”。亦即,任何新兴媒介技术的
             出现,本身有 “讯息”( message)意义。 任何新兴技术的出现,总是与一种新兴的知识
                                                        〔 3〕
             体系、政治体系、社会体系相互呼应。换言之,透过一个新兴媒介的技术属性,我们可以
             从中洞悉到未来的新世界以及新世界中人之存在的状态。如果说 ChatGPT 是一种面向未来
             的新兴媒介技术,那么,它具有什么独特的技术属性,这些技术属性带着什么样的新世界
             里的讯息。对这些问题的回应是解答 “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政治传播”的关键。
                  用一句话来概括 ChatGPT 这一新兴媒介技术:这是一个以对话形式、实现人机交互的
             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凭此独特的技术性,我们可以推测出一些未来世界的关键讯息:其
             一,未来世界是一个 “更为民主”的世界。这一讯息反映在 ChatGPT 的技术属性中。
             ChatGPT 以 “问答形式”工作,其基本运作流程是用户输入问题———ChatGPT 对用户问题
             进行分析———再以自然语言输出回答。其中,用户提出的问题,是 ChatGPT 生产信息的前
             提。这一技术特性反映出 ChatGPT 是一个高度,甚至极度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兴媒介。其
             二,未来世界是一个民众主动参与的世界。新世纪以来,全球民主规范正在从选举式民主
             向参与式民主转向。ChatGPT 的技术属性也反映出了这一趋势,其通过 “多轮对话”生产
             信息。ChatGPT 为了向用户提供更拟真、更舒适的体验,允许用户在同一个对话框内进行
             持续性的对话,并且将对话框内的所有问题与回答视为同一个情境。这种机制称为 “上下
             文学习”( in - context learning),即通过分析上下文信息来准确理解用户的意图并作出相
             应的回答。这说明 ChatGPT 是一个交互性极强的新兴媒介,这种交互性给出了未来世界政
             治将如何运作的强讯息。其三,未来世界是一个基于群体身份 ( identity)不同,而出现
             “离心多元化”的世界。这一讯息同样反映在 ChatGPT 的前两项特征中。高度的用户导向
             可能导致信息范围的恒定,高度的交互性可能导致用户偏好的恒定。就此而言,尽管我们
             身处信息过载的世界中,但是 ChatGPT 对于每一个个体用户而言却是高度 “定制化”的,
             这一特点可能进一步加剧互联网时代以来的群体身份分化。
                  以上讯息,与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政治传播所经历的颠覆性变革完全吻合。21 世纪以
             来,尤其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新兴数字技术对传播受众持续 “赋权”,一种颇为明
             确的新政治传播模式逐渐浮出水面。这一政治传播新模式被概括为 “政治传播的第四
             代” ,同时也被表达为 “后工业社会的政治传播” “媒介富余环境中的政治传播”
                 〔 4〕
                                                                    〔 5〕
                                                                                                         〔 6〕
             等。所谓 “第四代政治传播”是基于政治传播技术演进理论提出的,从政治传播的前
             “三代” 发展而来的新模式。
                     〔 7〕
                  这里借用政治传播研究的奠基者之一哈罗德·拉斯韦尔 ( Harold Lasswell)所建构的
             著名的 “ 5W”传播模式来解释新旧政治传播的区别。在 “ 5W”模式中,拉斯韦尔认为,

             传播是一个 “ Who (传播者)—Say what (讯息)—In which channel (媒介)—To whom
             (受众)—With what effect (效果)” 过程。在拉斯韦尔的时代,政治传播由传播者主导,
                                                   〔 8〕
             政治劝服诉诸权威机制,这也是拉斯韦尔本人在其经典著作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中以 “宣传者意图”作为传播逻辑起点的理由。 伴随着战争阴影的褪去,政治传播从战
                                                                〔 9〕
             时宣传模式中脱身,与常态化的民主政治运作 (如政治选举)相融合,专业的媒体人
             (如新闻工作者、广告专家、舆论顾问、民调专家等)在其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带来了政
             治传播的 “专业化”趋势。 这个阶段的政治传播以 “媒介”为中心。伴随着信息社会的
                                          〔 10〕
                                                                                                       5 ·  ·
                                                                                                      3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