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党政研究》2022年第4期
P. 12
缩”和 “任务叠加”的特殊场域中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 “串联式”现代化发展道路
的 “并联式”现代化道路,实现现代化的 “追赶”与 “超越”。
从基本特征来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其一,中国式现代化是 “人口规模巨大”的
现代化。“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然要承受其他国家都不曾遇到的各种压力和严
峻挑战” ,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现实国情。况且,迄今为止,全球发达国家的人口不
〔 21〕
到 13 亿,要将 14 亿多人口同步带向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伟大的,必将改变现代化
世界版图。其二,中国式现代化是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习近平强调:“共同
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党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
〔 22〕
路中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目标导向,“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来统筹工作安排。党的十八
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统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丰富拓展共同富
裕内涵、科学谋划实现共同富裕时间节点,强调在 2035 年 “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共同
富裕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建成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共同富裕基本
实现。其三,中国式现代化是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唯
物史观阐明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统一原理,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
文明互为作用的整体现代化。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随着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总量跃升,社
会主要矛盾转化所呈现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也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
必须协调推进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同步增长。因此,“十四五”规划指向物的全面丰富、
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强调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作为现代化的重
要内容和目标。其四,中国式现代化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
要跳出 “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出一条经济与生态协同共进新路。立足新发展阶
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格局和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满足人
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和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其五,中国式现代化是 “走和平发
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区别在于:西方现代化道
路前中期多是伴随 “剥削”和 “掠夺”,后期主要是凭借自身经济、军事、科技等实力构
建不公平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使其长期处于有利位置;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倡导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国际合作共赢,有力回应了西方社会 “强
国必霸”的线性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在带来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世界上欠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不断为人类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二、习近平关于 “现代化”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
习近平关于 “现代化”重要论述沿循 “起点—目标—途径—保障—归宿”的基本思
路,深刻回答了 “为什么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什么样的中国式现代化”“怎样高
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怎样保障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到底
为了谁”等系列问题,从而在 “本体论—实践论—方法论—价值论”维度构成一个完整
的内在逻辑体系 (见图 1)。
0 ·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