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党政研究》2022年第3期
P. 59
场项目评审,评审会往往定在双休日,可以吸引更多居民参与。2018 年,基金会共邀请
包括党政机关干部、大学教师、企业代表的专家评审 5 人,以及主要为捐赠代表的大众评
审 30 人。评审会上,社会组织进行项目陈述,每一位大众评审与专家都可以针对项目对
社会组织负责人进行提问,由其予以正面解答。最后,大众评审与专家评审会共同对项目
进行评分,按专家评审平均分 × 70% +大众评审平均分 × 30%计算分值,以项目最终分值
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项目入选资格。整个评审会不仅接受旁听,还通过微博进行在线直
播,保证过程透明公开及结果公正。
除了项目决策环节,社区基金会在项目进程中也会邀请居民、企业及相关利益主体献
计献策,保证多元主体主动参与。以运作性项目为例,浦东新区 L 社区公益基金会采用
“参与式讨论”的方法,推动四个居民区、商户老板、学校代表等利益相关方及大学专家
教授共同完成了社区 “微更新”,并打造成长期的品牌项目。项目结束后,社区基金会不
仅邀请街道、居委会、居民参与评估,还通过发放问卷等形式了解项目的真实效果,对评
估结果进行公示。
通过 “参与式项目制”,社区基金会为多元主体提供了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动员多
元主体参与到决策、管理、监督等各个治理环节中,通过责任行为驱动全过程人民民主价
值理念的落实,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增添了新的社区治理经验。
四、结论与讨论
理论与实践证明,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城市社区治理共享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均
以完整的制度体系为支撑,并以可操作的民主机制为路径,相互促进、同向协行。城市社
区为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其制度优势提供了最广阔的舞台,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推动
了社区善治的实现。以社区基金会为载体的城市社区治理创新在不断践行 “全过程人民民
主”理念的同时,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注入了新的活力,彰显了其开放性与实践性。当然,
目前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城市社区治理实践过程中仍有不少问题需要关注并深入探讨。比
如,如何建立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载体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连
接机制,从而更大程度上发挥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如
何助力破解城市基层治理中的治理行政化难题?目前,“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多地被放在
政治层面来讨论,但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人民美好生活”的命题,就将我国政治发展
带入 “生活政治”的范式中。那么,如何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融入百姓生活当中?以
上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参考文献〕
〔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 Z〕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73.
〔 2〕佟德志.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必然与实践逻辑 〔 N〕 . 天津日报,2021 - 11 - 08.
〔 3〕刘九勇.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传统思想渊源 〔 J〕 . 政治学研究,2021,( 4) .
〔 4〕王晓丽,张振卿.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溯源、现实样态与价值意蕴 〔 J〕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2,( 1) .
〔 5〕秦德君.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基础、国家制度支撑与实践体系 〔 J〕 . 统一战线学研究,2021,
( 5) .
〔 6〕许耀桐.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形成和发展 〔 J〕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1,( 7) .
7 ·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