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党政研究》2022年第2期
P. 31
党 政 研 究 2022 2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基本内涵、
建设途径及理论贡献
郝儒杰
〔摘要〕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列宁对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错误思潮的彻底批判是研
究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重要线索。列宁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深入农村、工厂一线
向群众宣传和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通过办报办刊等途径有力地批判
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提高了工农群众的思想觉悟,使马克思主义学说得到广泛传播。为巩
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阵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经常性地加强科学理论的宣传、鼓
动和教育,建设强有力的铁一般意志的战斗队伍。列宁提出了意识形态的党性原则,完善了意
识形态的灌输理论,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对执政党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
作中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具有重要理论贡献。
〔关键词〕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灌输
〔中图分类号〕A821. 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8048 - ( 2022)02 -0029 -09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
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进一步增强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领导责
〔 1〕
任。可见,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国家立心、民族立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项极端
重要的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不能旁落。马克思恩格斯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
文论述了 “意识形态”,曾将意识形态简要地概括为 “观念的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
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形式,又称其为能动地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形式,维系着整
个社会利益集团的某种利益,因而,又属于阶级社会思想意识的范畴,即 “统治阶级的思
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随着唯物史观的确立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以及国
〔 2〕
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列宁深入农村、工厂一线向群众宣传和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领
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通过办报办刊等途径有力地批判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提高了
工农群众的思想觉悟,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对执政党牢牢把握意识形
态工作中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具有重要理论贡献。
〔作者简介〕郝儒杰,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副教授,四川 成都 610017。
9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