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党政研究》2022年第1期
P. 62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我国的 “三大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顺应人民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
上、开拓进取,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
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用 “三个意味着”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深刻内涵,
用 “五个时代”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用 “八个明确”阐释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架构 ,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三大转变”。党
〔 3〕
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 “八个明确”丰富完善为 “十个明确”,在 “八个明确”基础上新增
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 “两个明确”,丰富了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并强调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
质性进展” ,使 “三大转变”的特色更加明显,实现 “三大转变”的保障更加充分。
〔 4〕
(一)从 “探路”到 “走路”的转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中逐渐探索成型。改革开放之初,思想
僵化,对社会主义的教条理解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十二大树起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大旗,要求全党上下解放思想,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
放的进程中,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
题,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 “建设什么
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为在国际国内形势严峻复杂的条件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回答了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等重大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强
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这既是对中国特
色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中国特色主义事业发展提出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 “中国梦”汇聚中国特色社主义建设的磅礴力量,以统筹
推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探索的成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 “加强顶层设计和
〔 5〕
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 ;“顶层设计”和 “整体推进”直
〔 6〕
观明了地勾画出新时代的 “走路”特征。党的十九大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
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
力、发展步骤、政治保障,提出了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
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
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政策指导,构建了初步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机制,为走
好走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总结新时代的成
就时强调,“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党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
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这既充分彰显出新时代的 “走路”特征,也深刻地
〔 7〕
总结了新时代 “走路”的成果。
(二)从比较中见特色向主动塑造特色的转变
事先规划设计、事后比较是呈现实践特色的两种方式。在探路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 “特色”更多是以事后比较的方式,在中国实践与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0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