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党政研究》2022年第1期
P. 65

内容、程序和实质的辩证统一,评判和检验制度成效的标准是实践成果,而不是先验的、
             抽象的制度原则,这与西方制度不计后果地固守程序与形式形成鲜明对比。以国家领导人
             选拔制度为例,西方将候选人公开拉票竞选、选民公开投票决定竞选结果的程序民主作为
             不可动摇、必须坚守的原则。知和行的脱节、说和做的分离,为政客赢得投票选举却难以
             兑现选举承诺埋下隐患;除了用下次选举的选票惩罚外,选民无法对竞选者难以兑现选举
             承诺进行责任追究。西方国家选举领导人,只要有雄厚资金支持,加上能言善辩,竞选者
             即使毫无从政经历、从政经验,依然能够胜出;是否具有执政的能力,执政后是否会引发
             社会混乱,是否能带领国家发展,根本就不是影响选举结果的因素。与西方公开投票直接
             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不同,中国政治制度安排采用的领导人的选拔和培养合二为一,将竞
             争贯穿于选拔培养全过程,选拔和培养有机结合。领导人的胆识、才干和领导能力是在实
             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
                  我国领导人选拔制度实践内在地契合了我国的现实国情。我们国家历史悠久、地域广
             阔、人口规模庞大、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显著,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明显,发达区域
             与欠发达区域并存,先进领域和落后领域、长板优势和短板制约并立的二元结构性特征突
             出。这些都决定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必须具有熟知国情、了解百姓,胸怀全局、把握实际的
             基本特质,以及顶层设计、系统思考、战略谋划、统筹兼顾的掌控能力。这些特质和能力
             的形成,必须经过多层级、多系统、多领域的实践历练和长期积淀,而非单纯通过接受教
             育、短期速成可为。中国的制度安排使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有着丰富的从政经历,他们的政
             治智慧、治理能力是其个人的努力,更是制度实践的结晶。治国理政必然会遇到各种突如
             奇来、未曾预期的风险挑战,也面临稍纵即逝的重大机遇,相较于缺乏实践磨炼的领导
             者,一个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领袖更有识别和应对问题、发现和把握机遇的敏感直觉和强
             大能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骄人发展成就,“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丰硕成果,无
             不昭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内外发展的科学研判、治国理政的胆识和智慧。
                  制度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显著最根本的优势。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世所罕见的经
             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 “两大奇迹”本身就互为因果,根植于我国的制度安排和
             制度实践。我国制度体系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等耦合形成,这使具体制度安
             排实现了集成优势和效能叠加。我国实践导向的制度安排所独有的开放性、创新发展性和
             历史继承性的统一,正是 “两大奇迹”得以形成和延续的重要原因。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
                                                                                     〔 12〕
             以来,西方的抗疫乱象与中国的抗疫成就形成鲜明对比,这直观生动地揭示了中国之治和
             西方之乱的制度性成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新时代 “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
             越性得到更好发挥,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这也是对习近
                                                                                        〔 13〕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制度实践逻辑生成的强调。
                  (三)形成和维护核心的历史实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形成和维护社会运动的核心的历史实践产物。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
             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
             未有的劫难” 。近代中国社会运动,曾有过没有核心、一盘散沙、积贫积弱、招致外敌
                           〔 14〕
             入侵的悲惨经历。这种格局是在形成中国共产党这个社会历史运动的领导核心之后才逐渐
             得以改观的。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
             己的初心使命。“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

             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中国共产党 100 年的风雨历程昭示了
                                                                 〔 15〕
                                                                                                       3 ·  ·
                                                                                                      6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