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党政研究》2021年第6期
P. 63

( 6) .
             〔 21〕刘志戈. 农户信用征集与评价机制探析 〔 J〕 .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 12) .
             〔 22〕温涛,冉光和,王煜宇,熊德平. 农户信用评估系统的设计与运用研究 〔 J〕 . 运筹与管理,

                   2004,( 4) .
             〔 23〕编者按. 乡村社会变迁与治理 〔 J〕 . 中国社会科学,2017,( 8) .
             〔 24〕王怀勇等. 中国农村信用制度建设研究 〔 M〕 .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7:22.
             〔 25〕袁忠,刘雯雯. 我国乡村多元治理格局的困境及其破解———基于 “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的思

                   考 〔 J〕 .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9,( 6) .
             〔 26〕邓超. 实践逻辑与功能定位:乡村治理体系中的自治、法治、德治 〔 J〕 . 党政研究,2018,( 3) .
             〔 27〕罗峰,王刚. 村民自治: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治回应 〔 J〕 . 探索与争鸣,1998,( 7) .
             〔 28〕沈毅. 社会治理创新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J〕 . 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3) .
             〔 29〕赵树凯. 农民的政治 〔 M〕 .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3.
             〔 30〕阿马蒂亚·森. 以自由看待发展 〔 M〕 . 任赜,于真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2.
             〔 31〕柳建文. 加强社会治理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意义重大 〔 J〕 . 国家治理,2021,( 11) .
             〔 32〕李林. 依法治国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 J〕 . 法学研究,2014,( 5) .
             〔 34〕陈松友,卢亮亮. 自治、法治与德治:中国乡村治理体系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指向 〔 J〕 . 行政论

                   坛,2020,( 1) .
             〔 35〕谢新水,吴芸. 新时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政府赋能走向法的赋能 〔 J〕 . 中国行政管理.
                   2019,( 7) .
             〔 36〕〔美〕道格拉斯·C. 诺斯.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 M〕 . 刘守英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

                   店,1994:64.
             〔 37〕刘念. 乡村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优化向度 〔 J〕 . 中共南

                   宁市委党校学报,2020,( 6) .

                                                                                    【责任编辑:刘彦武】


































                  2 ·  ·
                 6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