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党政研究》2021年第5期
P. 55
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 这种复归是彻底的、自觉的、保存
〔 15〕
了以往发展的全部人类丰富成果的复归,是人类从被剥削、被压迫的现实灾难中向人的身
心解放的复归,是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
中向全世界宣布的那样:“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
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16〕
习近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这一政治伦理精神的核心理念,
百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践行了这一核心理念,实现了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辉煌
成就。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
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
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
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
飞跃。”
〔 17〕
二、习近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 “民利”“民富”的政治伦理
规范精神
“民利”,即 “大众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伦理建构系统中的主要规范之
一;“民富”,即 “人民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德的践行目的。习近平 “以人
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指向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 “民利” “民富”。习近平讲: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
幸福而努力工作。”
〔 18〕
坚持 “民利”“民富”是习近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以贯之的、坚信不疑
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的征程中,不仅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上,带领中国人
民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
跃,而且一路向前,虽经波澜壮阔、惊心动魄,但矢志不渝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取得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伟大斗争的决定性胜利后,顺利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成
就,无一不深深体现着 “民利”“民富”的政治伦理规范精神。
“民利”“民富”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伦理学建构中的规范体系,也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目的。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曾明确提出了关于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构想。他说:“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
化生活水平。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
求的。” 1986 年邓小平在接见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时又重申了这一思想,他说:“社会
〔 19〕
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条件。不能有穷的共产主义,同样也不能有穷的社会主义。致富不是
罪过。但我们讲的致富不是你们 (指资本主义国家———作者注)讲的致富。社会主义财
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
〔 20〕
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习近平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
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
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要
〔 21〕
4 ·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