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党政研究》2021年第1期
P. 38

史概念。中国共产党的实际状态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正确认识政党的实际情况是共产
             党人进行党性修养的前提条件。把握党在各历史时期的实际状态,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修
             养向纵深发展的理论立足点。
                  第二,应然状态是党性修养的理论目标。应然,是指客观事物应该达到的状态。政党
             的应然状态,昭示着政党存在发展和党性修养的基本方向。一个政党只有朝着党的组织的
             应然状态方向不断努力,才能不断发展。党员个体以应然作为目标进行不断的自我完善和
             发展,才会达到党提出的标准和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应然状态包含了党员应该具备的符合
             党要求的基本素养。这些基本素养组成了党性修养的主要内容,也为党性修养注入了不断
             发展的基本动力。党的应然状态包含如下几个基本方面:首先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组
             织,即党具有何种组织特性;其次,党的政治立场、历史使命、主要任务是什么;最后,
             党应该在社会治理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上述内容,实际上就是党对
             党员个体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围绕这些方面展开,就构成了党性修养的主要内容。
                  第三,实然到应然,是党性修养发展的历史线索。从起点到目标,画成了一条贯穿党
             性修养史的线索。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复杂的革命环境,肩负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
             任务。从实然到应然,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必须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民
             族独立过程中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面临执政身份的转变,肩负着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从实然到应然,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党
             性修养必须要在执掌国家政权的过程中保持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把我国建设为富强、民
             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党在改革开放时期的主要任务。这个历
             史任务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升党性、保持作风。党的十八大
             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历史任务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从实然到应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党性修养的发展线索,展现了党员进行
             自我完善、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历史轨迹。
                  (三)正确把握党性修养实践中的三对关系
                  党性修养的具体实践过程,涉及内化与外化、部分与整体、自律与他律三对关系。把
             握好这三对关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党性修养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一,强化内化与外化的认知行为体系。内化与外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本范畴。
             内化是指主体将教育内容转为自己的个体意识,是由外向内的过程。外化是指主体将内在
             的个体意识转化为外在的实践行为,是由内向外的过程。党性修养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兼具内化和外化的实践特点。党性修养的内化,就是党员将党性教育的内容转化为
             个体意识的过程。在党性修养过程中,党员通过内化实现思想认识的提升。党性修养的外
             化,是党员将已经得到提升的思想认识转化为外在的实践行为。党员通过外化使党性修养
             从认知、情感、信念、意志转化为具体行为。党性修养的内化与外化在时间顺序上循环相
             继,在程度效果上相互影响。在内化与外化的共同实践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行为体
             系,决定党性修养的实际效果。新时代党性修养必须重视党性修养内化与外化的两个阶段
             及其逻辑关系,使党性修养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二,协调部分与整体的科学关系。部分与整体是表现事物可分性和统一性的哲学范
             畴。党员个体是中国共产党的组成部分。新时代党性修养必须正确处理政党与党员个体的
             关系。党对党员的党性修养水平起着统领作用,党员个体影响政党的整体水平。在党性修
             养的具体实践中必须重视政党的主导地位,正确认识党员个体修养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
             组织规律以保证党性修养达到最大效果。当党员个体的党性修养都符合甚至超过党的要
             求,党的整体党性就会显现出大于个体之和的效果。反之,党的党性则会被个别党员损
             害。因此,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要使党员个体的党性修养组合起来发挥出超出整
             体的效果。
                  第三,融贯自律与他律的辩证方法。自律和他律是党性修养的两个重要方法。自律是
                                                                                                       7 ·  ·
                                                                                                      3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