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党政研究》2021年第1期
P. 35
起决定力量。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任务就是依靠劳动群众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百
年历史中,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党性修养理论始终围绕人民群众展开,并在群众路线和群众
观点中得到升华。1943 年 6 月,毛泽东在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强调了群
众路线的重要性并进行解释:“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
众来到群众中去。” 1945 年,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作了 《论党》报告。报告进一步发展
〔 17〕
了党的群众路线,并将党的群众观点概述为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
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要求党员走群众
〔 18〕
路线、学习群众观点,是党性修养中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体现。
坚持按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升党性修养,就是要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
心。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宗旨的指导下经受住了重重考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考验、成立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考验、建设社会主义的考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然需要以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的初心来面对 “四大考验”和 “四大危险”。党的十九大对中国共产党为民初心进
行了详细解释,即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019 年 5 月 13 日,中共
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 2019 年 6 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这场大范围、多层次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各级党委和各个党员都
参与进来,真正实现了在党员的党性修养实践中培育人民性,在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中增强
党性。要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提升党性修养,就要使党员正确认识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
性。无产阶级党性就是无产阶级阶级性最集中的表现。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就是代表广大劳
动人民的利益。因此,在党性中坚持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必然要求,在党性
中坚持人民性,实质是坚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性乃
至整个党的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指导
党性修养既是中国共产党人自我提升的理论,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自我完善的实践。中
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各个历史阶段中,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党性修养
的理论与实践。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性修养,就是要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
人在提升理论修养的历史中,尤为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一方面,印发各种学习
材料,为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客观条件。1949 年 12 月,中央召开马恩列斯经典
著作翻译工作会议,做出加快出版 《斯大林全集》《列宁选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
决定。1953 年 1 月 29 日,党中央批准同意成立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
译局,开始有计划地系统翻译和整理出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另一方面,开办从中央
到地方的各级党校和干部学校,要求党员干部到党校进行学习培训,提高对马克思列宁主
义理论的掌握程度。1951 年 2 月,党中央发出 《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 (草案)》,要
求全体党员无例外、不间断、有系统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党中央号召高
级干部成为理论学习模范,带动全党不间断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一百年来,中国
共产党始终要求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要常修不辍、常学常新。2020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党员
干部 “要注重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做马克
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
〔 19〕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性修养,就是要坚守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
指出,共产主义必然要取代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
念就是坚信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最终会实现自身解放,进入到自由而全面
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信念是无产阶级的最高理想,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
领。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作为自己的最高纲领,要求全党党员为之奋斗终
生。“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在取得成绩的时候,
〔 20〕
4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