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党政研究》2020年第2期
P. 125

式 ( 1)是本研究估计的基准模型,对方程的变量解释如下:P 表示被解释变量企业
             绩效;Party 表示解释变量是否设立党组织;X 表示上表中的包括企业家个体特征和企业
             特征的控制变量;表示方程的扰动项。在这之后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研究都将在基准模
             型的基础上拓展。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 1 中列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给出了各变量均值、标准差、最小值和最大
             值。
                  从表 1 得知,净利润和营业额取对数后的均值分别为 4. 088 和 6. 843,而且这两者的
             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距颇大,说明不同企业的经营绩效有很大的差异。32. 2%的企业
             建立了党组织,有 33. 5%的企业家是中共党员,42. 3%的企业家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
             33. 3%的企业家有过去在党政机关或国有企业担任管理干部的经历,有 7%的企业家担任
             过地方上的党委或政府职务。并且企业的贷款额( lnloan)的均值为 3. 025,最大值
             ( 13. 551)和最小值 ( 0)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余的企业层面的变量和地区市场化指数均
             存在很大的变异性,这种变异性构成了后续计量经济分析的前提。
                  (二)即使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民营企业设立党组织对企业绩效仍存在显著正向影
             响
                  本文在此开始验证以上假说,首先假说 1 的验证,本文采用温忠麟 ( 2004)提出的中
             介效应模型,逐步检验回归系数 。对于假说 2 和 3 的调节效应检验运用交互项的方式。
                                               〔 18〕
             以上回归都控制了省份地区和行业的虚拟变量。为了克服异方差的问题,所有回归方程都
             采用了稳健标准误来替代普通标准误。
                  1. 建立党组织对企业绩效作用的检验。表 2 的 ( 1)、( 2)分别汇报了以营业额和净
             利润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结果表明,在我们控制了相当丰富的控制变量后,党组织
             的建立与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关系。据模型估计结果,有党组织的企业相比无党组织的
             企业,营业额是其 1. 57 倍,净利润是其 1. 34 倍,party 的系数均在 1%的水平上显著为
             正。
                  我们考虑到模型的内生性问题。首先,因为是否设立党组织是构建的虚拟变量,所以
             我们不必担心测量误差可能引起的内生性问题;其次,我们也不必忧虑互为因果导致的内
             生性问题,因为根据法规条例,只要企业内部正式党员人数在三人以上就可以申请设立党
             组织,而没有文件证据表明企业设立党组织是根据企业绩效来定的,企业一旦设立了党组
             织之后,也没有过根据绩效情况将其取消的例子。唯一可能的内生性忧虑来自遗漏变量问
             题。本文选取 “企业内的工会组织”作为 “党组织”的工具变量来解决内生性问题。工
             具变量的选择要具备 “相关性”和 “外生性”,即工具变量要与解释变量相关且与扰动项
             无关,工具变量只通过解释变量影响到被解释变量。根据中国工会组织的制度背景,中国
             基层工会是自上而下组建的,工会的力量是在党和政府的培育下发展起来的,这种组织力
             量的来源在于工会在党政系统中的合法身份与地位,所以满足 “相关性”;而基层工会缺
             乏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根据 《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基层工会必须被党组织领导、依附
             于党组织行使职能,所以满足 “外生性”。表 2 中的 ( 3)、( 4)报告采用 GMM 工具变量
             法的回归结果,因为截面的企业数据存在异方差,所以 GMM 比 2SLS 更为有效。结果显
             示,党组织的建立与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关系,本文结论相对稳健。


                  2 ·  ·
                 1  4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