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1 - 《社会》2023年第2期
P. 221
社会·2023·2
源对婚姻缔结和婚后生活的维系发挥着关键作用, 个体为最大化家庭
经济资源更倾向于选择经济资源更丰厚的配偶。 文化资源指价值观、品
味和行为方式, 如政治态度、 在 艺 术 和音乐 上 的 品 味 和说 话 方 式 等
( Kalmijn,1994),价值观的相似能够增强彼此在行为和世界观方面的相
互确认,品味的相似能增加参与共同活动的机会,知识的相似为交谈创
造了基础,从而有助于彼此理解( Kalmijn,1998)。 价值观、品味和知识相
似能增强人际吸引力, 故文化资源相似的适婚青年更易由普通朋友发
展为伴侣。 因此,在择偶过程中,个体对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偏好存
在差异, 适婚青年往往基于经济资源的最大化或文化资源的相似性原
则选择配偶。 从经济资源的角度来看,家庭背景所代表的经济资源多寡
会影响子女在婚姻市场中的竞争力, 从而间接地影响子女选择配偶的
偏好和机会(许琪、彭湃,2021)。从文化资源的角度来看,家庭的初级社
会化也会形塑子女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从而间接地对个体择偶行为
产生影响( M覿enp覿覿,2015)。
家庭背景和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均表征着个体经济和文化资源的多
寡。 从理论上说,在择偶过程中,可能因家庭背景与自身教育各自表征
经济和文化资源侧重的不同,生成四种理想类型的组合。 第一种将两者
均视为经济资源的表征;第二种将两者均视为文化资源的表征;第三种
将家庭背景视为经济资源的表征,而将自身教育视为文化资源的表征;
第四种将家庭背景视为文化资源的表征, 而将自身教育视为经济资源
的表征。 个体因自身不同类型资源的多寡,对潜在配偶的家庭背景与自
身教育所表征的资源类型(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具有不同的偏好。 但
无论将家庭背景与教育更多视为何种类型的资源,依据地位交换论,异
质婚中夫妻双方将利用自身某一地位资源的相对优势弥补另一地位资
源的相对劣势,达成异质婚中地位资源的相对平衡,从而产生婚姻中的
地位交换现象。 具体而言,在第一种与第二种情况下的地位交换表现为
同类资源总量上的交换; 第三种和第四种情况下的地位交换表现为不
同类型资源总量上的交换。 3
对美国社会的研究发现,1970~1980 年, 文化资源对择偶的影响逐
渐弱化,经济资源的影响则逐渐增强(Kalmijn,1994)。 就中国社会而言,
3. 不同地位交换的婚姻可被视为一种复杂形式的同质婚,在这种情况下,婚姻是建立在
多个特征或整体资源平衡基础上的同质婚。
·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