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社会》2021年第5期
P. 44

年轻人对移民更友好吗?

                时期的生活环境,还影响他们成年后的工作和生活经历,甚至塑造了战
                后美国人注重家庭的价值观。 海外学者对中国“上山下乡”青年的研究
                也揭示了共同经历对世代群体的心理和价值观的影响 (周雪光、 侯立
                仁,2003)。 国内学者沈杰(2018)通过对世代理论的梳理,总结出塑造世
                代差异主要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理
                解青年世代是理解代际与社会变迁的重要角度。

                     三、“世代—双城”比较:香港和上海的异同

                    对移民态度的研究开始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地区, 近年来扩展
                至东亚地区( Shim and Lee,2018)。 国内学者对这个领域的研究也刚刚
                起步,大多从经济利益或分层、文化认同或评价、群体威胁或接触等角
                度进行考察,并在研究发现或结论上有一定出入。 例如,张雪筠(2008)
                对天津的研究和许涛( 2012)对全国的研究都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
                人对外地人更加宽容;李煜(2017)对上海的研究则发现用客观社会经
                济结构壁垒测量的“现实利益威胁假说”并未得到验证;梁玉成、刘河庆
                (2016)关于广州本地人对外国移民印象的研究证实了“群体威胁论”而
                否定了“群体接触效应”;许涛、王青青( 2017)关于义乌市民对外籍人士
                社会距离的研究则表明,如果对外籍人士持有正面评价,那么增加社会
                交往的确可以显著拉近两个群体的社会距离。 在这些少量研究中,只有
                田蕴祥(2015)关注了世代差异,发现“80 后”和“90 后”的年轻东莞居民
                对外来人口更多持中立或正面的态度。 本研究沿着从欧美到东亚其他
                国家或地区再到中国的路径,首次对香港和上海进行比较研究,考察两
                地居民对移民的态度在世代差异模式上是否存在异同, 进而结合两地
                年轻世代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异同来理解。
                    这个“世代—双城”比较的研究设计与以往研究相比有两个重要优
                点。 首先,已有研究大多用横截面数据分析单个社会,不管发现年轻人
                对移民更加友好还是更加排斥,都无法确认到底是否为世代效应。 本研
                究虽然也使用横截面数据, 但对比双城时, 假定年龄效应具有普遍性
                (在所有社会的影响方向一致),如果两地年轻人态度模式不同,则证明
                很可能存在世代效应。 此外,本研究在统计模型中同时纳入世代(分类
                变量)和年龄(连续变量)变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世代和年龄的
                共线性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区分了世代和年龄效应(李骏、梁海祥,


                                                                          · 37 ·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