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9 - 《社会》2020年第3期
P. 149

社会 · 2020 · 3

   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具体呈现 ( 犔犲犳犲犫狏狉犲 , 1991 : 26 ; 苏贾 , 2004 : 196
                                        ) 体现了社会不平等 ( 参见
   -197 )。 空间不平等 ( 狊 狆 犪狋犻犪犾犻狀犲 狇 狌犪犾犻狋 狔
   犔狅犫犪狅 , 犲狋犪犾. , 2007 : 10 ), 在城市快速发展和空间分化的格局下 , 城市
                                                  ,
   社会政策必须重视空间正义 ( 狊 狆 犪狋犻犪犾 犼 狌狊狋犻犮犲 )( 犎犪狉狏犲 狔 1973 ; 犛狅 犼 犪 , 2010 )
   的原则 , 维持资源配置的相对平衡 。
       从公共设施区位理论出发 , 在控制相关人口特征的前提下 , 使用空
   间分析方法 , 结合覆盖率 、 基尼系数 、 可达性等指标 , 本文对北京市养老
   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 结果表明 , 在乡镇 / 街道层
   面 , 公办养老资源局部地区规模趋同 , 呈现正空间扩散效应 , 整体分布
   相对更为均衡 , 接近均等化目标 ; 民办养老资源分布对目标人口强度更
   为敏感 , 空间扩散和聚集效应整体均不显著 , 分布相对也不够均衡 , 但

   供给效率更高 , 对养老市场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 因此 , 假设 1 ( 犪 )
   和 2 ( 犪 ) 总体上成立 。 差异性结果体现出背后不同的动力机制 , 即民办
   养老机构的区位选择更多地受到市场机制调节 , 公办养老资源的分布
   则主要受统一的行政力量驱动 。 前者主要体现为效率取向 , 而后者更
   多的是一种公平取向 。 公共设施资源空间格局受到政策 、 市场等制度
   的塑造 , 并非简单的人口 — 空间过程 。 制度因素对社会人口因素与公
   共设施资源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
       有学者 ( 穆光宗 , 2012 ) 指出 , 由于政府对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
   机构的政策不同 , 财政投入存在差异 , 不同属性的养老机构的发展并不
   平衡 。 民办养老机构在资源获取方面处于弱势 , 收费较高 ; 而公立养老
   机构在部分地区有效供给不足 , 导致很多真正有需求的老年人不能入
   住 。 实际上 , 公办机构与民办机构在养老资源配置上起着不同作用 。
   公办养老机构在均衡资源配置上具有重要意义 , 民办养老机构则可以
   丰富市场供给 , 并且具有更高的效率 。 从这个意义上讲 , 政府应继续鼓
   励民办机构的发展 , 同时在财政上也要向民办机构有所倾斜 , 扶持优秀
   民办养老机构发展 , 公平对待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 , 提高养老资源供给
   效率 , 缓解目前北京市存在的养老床位数量短缺现状 。
       然而必须强调的是 , 从空间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 , 养老机构床
   位表现出的供不应求与利用率不高并存的矛盾现象实际上与空间因素
   纠缠在一起 。 一些调查发现 , 北京市同时存在城六区养老资源供不应
   求 ( 尤其是公办养老资源 ), 而郊区养老机构利用率低的问题 。 一方面 ,


    ·  4 ·
      1
       2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