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5 - 《社会》2020年第1期
P. 245
社会 · 2020 · 1
念和行为更容易受到流入地文化浸染效应的影响 ; 而年龄较大的流动
人口更多地表现出对家乡婚姻文化的继承效应 。
分性别来看 , 流入地离婚文化的浸染效应主要影响跨省流动人口
中的男性 , 而流出地离婚文化的继承效应则主要影响女性 。 以 1990 —
2000 年离婚率作为离婚文化替代指标进行估计的结果显示 , 流入地
100 对夫妻中每增加 1 对离婚 , 跨省流入的男性离婚概率会增加 1.44
个百分点 ; 流出地 100 对夫妻中每增加 1 对离婚 , 跨省流入其他地区的
女性离婚概率会增加 1.51 个百分点 , 两者均在< 0.001 的统计水平
狆
上显著 。 流入地离婚率对女性流动人口的离婚概率也有显著影响 , 流
出地离婚率对男性流动人口的离婚概率没有影响 。
不同年龄和性别的跨省流动人口对流出地和流入地离婚文化的不
同反应 , 是由流出地和流入地的文化性质 、 个人特质共同决定的 。 首
先 , 就离婚文化的浸染效应而言 , 发挥作用的流入地离婚文化是一种外
在的婚姻文化或社会习俗 , 其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改变人们对婚姻的
原有理解 。 这是一个由外到内的文化塑造过程 。 流动人口进入一个新
的文化环境后 , 一方面 , 年轻人可塑性强 , 容易接受新的文化 ; 另一方
面 , 年轻人尤其是男性 , 在新流入地的婚姻市场上面临更多的选择和诱
惑 。 因此 , 越是年轻的 、 男性流动人口 , 越容易受到流入地离婚文化的
影响 。 其次 , 离婚文化的继承效应是内化于人们价值观念和偏好的一
种文化特质 ,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 影响着人们在新环境中的行
为决策 。 这是文化效应由内到外的社会显现 。 年龄较大的群体或者女
性群体在婚姻中更为传统和保守 , 接受新生事物相对较慢 ; 其在成长过
程中获得的文化将会持续发生作用 , 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影响力逐渐
凸显 。 也有一种可能是 , 女性在流出地获得的离婚文化在其流动到外
地后 , 在新的环境中得以激活或者强化 。
七 、 结论与讨论
家庭的稳定和完整是当前我国家庭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 本文利用
2013 — 2015 年跨省流动人口数据 , 从动态的视角考察了流入地文化和
流出地文化对流动人口离婚概率的影响 。 本研究发现 , 高离婚率地区
形成了一种强势的离婚文化 , 无论是从低离婚率地区流入到高离婚率
地区 , 还是从高离婚率地区流入到低离婚率地区 , 跨省流动人口都会保
8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