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社会》2020年第1期
P. 22
“ 议彩礼 ”: 论农村彩礼形成机制中的道德嵌入性
察的 。 换言之 , 也就是说 , 不能认为最符合情理的 “ 议价 ” 即意味着在双
方心心相通的情形中 “ 无需议价 ”。 本节所展示的两个个案都是在充分
理解基础上的 “ 迂回 ”,“ 议彩礼 ” 中的情理并不能化约为双方合意程度
的高低 , 越是符合情理 ,“ 议彩礼 ” 越不可少 。 正是在 “ 议 ” 的过程中顺势
而为 , 顺应对方的道德感受力 , 才使得情理得到充分的生发 , 从而推动
“ 合意 ” 的达成 , 这即是 “ 以礼顺情 ” 的经验含义 。
五 、“ 以礼明心 ”: 议价过程的道德确证意义
上节的案例指出 , 双方的理解和共识并不体现在彩礼的 “ 一口价 ”
上 , 而恰恰要在看似不必要的 “ 议价 ” 过程中展现出来 。 但并不是所有
结亲家庭都像上文中老白和他的亲家那般 , 从一开始就有着对彼此道
德感受力及彩礼数额的明确共识 。 那么 , 这是不是意味着双方就进入
抬价和压价之间的博弈呢?本节所要展示的田野案例表明 , 即使没有
很强的同理心 , 纳亲之家随着缔结婚事而展开的一系列 “ 议彩礼 ” 的也
并不是双方的互相妥协 , 相反 , 这个行动过程影响着两家人及整个社区
对行动者的道德评价 。 最终也正是需要通过 “ 议价 ” 的过程来确认这一
道德共同体的共识 。
在镇上经营超市生意的老严 , 靠着自己的辛勤劳作小有积蓄 。 而
他的儿子凭自己的能力考学走出农村 , 在省城落了脚 。 老严一直觉得
自家人也算是镇上的体面家庭 。 可是 , 他的亲家母因为大女儿嫁给了
镇上一户做生意的人家后受到了苛刻对待 , 令她极为不满 , 因而一开始
极力反对让二女儿也嫁给一个 “ 小气 ” 的商人家庭 , 这使得老严平生第
一次清晰地感受到生意人这一身份的巨大道德压力 。
不过 , 两家的孩子自高中起就开始恋爱 , 亲家母也不忍拆散他们 。
尽管对二女儿再次嫁入商人家庭有不满 , 但老严的亲家最终还是答应
了这门亲事 。 2018 年腊月办婚宴前一周 , 亲家母从外地归来 , 老严和
( 接上页 ) 的概念 , 他看到 , 农民出于 “ 安全第一 ” 与 “ 生存伦理 ” 的考虑会放弃最大利润原则 , 体
现出一种有限理性 , 在特定的共同体范围内部产生一种集体性的互惠 , 呈现为道义性的再分
配机制 。 道义经济的安排与实践镶嵌于地方传统的文化体系之中 , 而不符合农民社会公正观
念 、 权利义务观念与互惠观念的剥削则会引发农民的反叛 。 但是斯科特对于道义经济的讨论
范围过于狭隘地限制在了面对生存危机的小农群体身上 , 并且被认为其是在极端状态之下完
全反经济理性的实践 , 而缺乏对于道义背后文化传统的深刻探讨 。
·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