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1 - 《社会》2018年第1期
P. 241
社会· 2018 · 1
降低效应作用越小。模型 4 主要检验了收入不平等对公众关于绩效分
配原则认同感的影响是如何随着家庭人均年收入而变化的。研究发
现,虽然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提高总体上会降低公众对绩效分配原则的
认同,但是家庭人均年收入越高,这种降低效应作用越小。
总的来说,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提高会降低公众对绩效分配原则的
认同,但其影响在不同群体间存在差异。因此,本文的研究假设 3犪 (在
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越高,公众对绩效分配原
则的认同感越低)和研究假设 3犫 (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收入不平
等程度对绩效分配原则认同感的影响会随着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而降
低)都得到了数据支持。
五、结论和讨论
既有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个人根据其教育、能力、工作表现等资
质获得职业和社会地位的绩效主义原则被认为是主流的分配原则,先
赋性因素让位于自致性因素也成为现代社会分层与流动的主要特征。
但是,相对而言,较少研究关注公众是如何看待先赋性因素和自致性因
素在其生活机会中的相对作用的。谁认同拼爹,谁认同拼搏,关于这个
问题的探讨对我国的收入分配改革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
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犆犉犘犛 ) 2010 年基线调查数据,对公众关于
绩效分配原则的感知和认同状况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
第一,就先赋性因素和自致性因素对生活机会的重要性而言,约
59% 的受访者认为个人教育和努力比家庭背景更重要,约 32% 的受访
者认为二者同等重要,约 9% 的受访者认为家庭背景更重要。这说明
大部分中国人相信个人教育和努力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社会中存
在着许多为梦想而奋斗的个人(邱泽奇, 2014 )。
第二,关于哪些群体认为个人教育和努力更重要,本研究的发现与
经济利己主义的预测是一致的,即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受访者越相信
教育和努力比家庭背景更重要。
第三,关于市场转型的影响,就本文的分析结果来看,工作单位的
类型对公众关于绩效分配原则的认同感没有显著影响;不过,与经历过
计划经济时期的群体相比,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的年轻群体更加认同
绩效分配原则。
·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