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5 - 《社会》2018年第1期
P. 215

社会· 2018 · 1

   面的因素。那么,在影响抗争的诸多因素中,其解释力究竟孰轻孰重?
   宏观层次与个体层次的因素如何叠加?抗争如何从心理状态转变为现
   实行动?关于 这 些 问 题,目 前 跨国 的 实 证 研 究 较 为 缺 乏。本 文 利 用
   2010 ~ 2014 年第六轮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构建了以抗争倾向为因变
   量的多层次混合效应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在对 53 个国家和地区的 7
   万余份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后,本文得出以下两个主要结论。
       第一,相较于社会心理学理论,资源动员理论对个体的抗争倾向具
   有更强的解释力。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集体行为理论和相对剥夺感理
   论均强调个体的心理状态对行为模式的影响,特别是不满意、不信任等
   负面情绪对抗争行为的催化作用。然而,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相对
   剥夺感和压抑感在许多社会中是常量,不足以解释不同社会中抗争活
   动发生频率的不同。心理感受、情绪等因素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催
   生抗争意愿,但这种抗争意愿并不一定会促使个体诉诸抗争行为。个
   体的自评经济地位、腐败感知等心理变量对抗争行为的影响不显著,主
   观阶层地位较高的个体反而更倾向于参与抗争,这与相对剥夺感理论
   恰好相悖。这说明,一方面,心理因素并非解释抗争行为的充分条件,
   即使很多参与抗争的个体主观上存在不满情绪,但是不满情绪这个单
   一变量并不足以解释抗争行为,抗争人群的不满情绪并没有显著地高
   于其他群体( 犖狅狉狉犻狊 , 犲狋犪犾. , 2006 ; 犅狉犪狋狋狅狀 , 犲狋犪犾. , 2005 )。另一方面,
   心理因素也非抗争行为的必要条件,抗争行为是一种理性行为和策略
   选择,与那些不满情绪强烈的社会边缘群体相比,掌握更多资源的高收
   入、高社会地位群体反而更倾向于组织和参与抗争行为,以获取更大的
   权力和更多的资源。
       换言之,相对剥夺感、压抑感等心理因素催生抗争意愿,而个体所
   拥有的政治经济社会资源决定了抗争能力。本研究发现,无论在民主
   政体下还是威权政体下、在政治信任程度高或低的群体内,个体的社会
   网络资源始终对抗争行为具有促进作用。一般而言,社会组织内的成
   员比离群索居的个体更频繁地接触到其所在组织的动员活动,更容易
   受到周遭人群、特别是其他组织成员的影响,从而更频繁地被“拉入”集
   体抗争行动中;社会活动家们则更倾向于利用其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
   主动动员并组织各类社会抗争行动。总之,仅有抗争意愿是不够的,掌
   握资源特别是社会网络资源,才是促使个体采取抗争行为的直接动力。

    · 2 0 8 ·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