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社会》2017年第2期
P. 85
社会· 2017 · 2
对主观幸福感的负向效应更强( 犓狀犻 犵 犺狋 , 犲狋犪犾. , 2009 )。
然而,另一些发现却是社会比较理论无法解释的。首先,整体水平
上,农民和农民工等群体尽管相对收入地位更低,但其主观幸福感并不
比城 市 居 民 低 (李 培 林、李 炜, 2007 , 2010 ; 犓狀犻 犵 犺狋犪狀犱 犌狌狀犪狋犻犾犪犽犪 ,
2010 ; 犠犺 狔 狋犲 , 2010 )。其次,收入差距的扩大反而对于相对优势群体,
如居住在城市的、拥有非农业户籍及较高教育程度的居民影响更大
(王鹏, 2011 )。 1
如何理解底层民众客观经济地位与主观福利评判的不一致?为何
身处相对剥夺境遇的人群并未成为引爆的“社会火山”( 狊狅犮犻犪犾狏狅犾犮犪狀狅 )
(怀默霆, 2009 )?已有研究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解释:同质性的参照群
体和向上流动预期,它们从不同的视角丰富了社会比较文献中“与谁相
比”的核心问题 。同质性参照群体假设强调,底层民众可能选择与自
己生活境遇相似的其他人进行比较,而忽略那些经济地位高于自己的
人,因而会对自己较低的相对经济地位“免疫”。向上流动预期假设则
认为,人们也有可能与经济地位高于自己的群体相比较,并将参照群体
更高的地位当做自己未来地位的信号。这种对未来向上流动的期望带
来的正向影响超过了当前处于相对剥夺地位的负向影响。
(二)与同伴相比:同质性的参照群体假设
费斯汀格( 犉犲狊狋犻狀 犵 犲狉 , 1954 )在提出社会比较理论时曾强调,为了
在缺乏客观标准时获得对自己能力的准确评估,人们倾向于与自己相
似的他人比较。因而,“相似性”就成为界定参照群体的关键维度。在
这样的背景下,同质性的参照群体假设强调人们会选择与自己类似的
群体进行比较,而忽略其他差异更大的群体。“一个贵州乡下的农民绝
想象不到一个在上海跨国公司就职的高级管理者的生活”( 犠狌 , 2009 :
1037 )。的确,奈特等人( 犓狀犻 犵 犺狋 , 犲狋犪犾. , 2009 )对中国农村的调查显
示,当被问及自己的参照群体时,有超过 68% 的村民选择了邻居或其
他同村人,只有 11% 的村民表示会与村子之外的人相比。正因为这种
本地化的参照群体,更大范围内的收入不平等难以直接对底层群众产
生负向影响。怀默霆( 犠犺 狔 狋犲 , 2010 )的研究显示,有超过七成的被访
1. 收入越高的群体越倾向于进行比较,这样的发现并非是中国独有的,也被证明存在于其他
社会中(参见 犇 狔 狀犪狀犪狀犱犚犪狏犻狀犪 , 2007 ; 犔狌狋狋犿犲狉 , 2005 )。
· 7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