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社会》2017年第2期
P. 83

社会· 2017 · 2

   1981 ;犉犲狉狉犲狉犻犆犪狉犫狅狀犲犾犾 , 2005 ; 犉犻狉犲犫犪狌 犵 犺 犪狀犱 犛犮犺狉狅犲犱犲狉 , 2009 ;
   犓犻狀 犵 犱狅狀犪狀犱犓狀犻 犵 犺狋 , 2007 ; 犔狌狋狋犿犲狉 , 2005 )。基于上述发现,来自中
   国数据的分析结果令人费解:尽管客观上相对的经济地位更低,但农民
   及农民工的 生 活 满 意 度 却 并 不 低 于 (甚 至 高 于)城 市 居 民 (怀 默 霆,
   2009 ; 犓狀犻 犵 犺狋犪狀犱犌狌狀犪狋犻犾犪犽犪 , 2010 )。如何理解底层民众的这种客观
   经济地位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不一致?已有研究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解
   释:同质性参照群体和未来向上流动的期望。首先,底层民众可能会选
   择地位相当的其他居民作为参照群体,而非与地位差异较大的上层群
   体相比;其次,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使得大多数人对于未来充满信心,
   从而认为当前较低的相对收入地位只是暂时的,不久就会有所改善。
   上述两种解释虽然逻辑迥异,但核心却在于暗示不同的参照群体在起
   作用:第一种解释将参照群体定位在与个人地位相似的群体上,第二种
   解释则认为人们向上流动的信心会使个人选择比自身更高地位的群体
   作为参照对象。
       本文尝试以农民工群体作为关注点,检验多重参照群体框架对解
   释中国底层居民客观经济地位与主观福利评判不一致的适用性。“农
   民工”的表述混合了身份、职业的复杂性,是受与户籍身份相关的制度
   限制的结果(陈映芳, 2005 )。农民工的生活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徘徊,身
   份具有农民和工人的双重属性,既非典型的村民,也非典型的市民。他
   们相互矛盾的多重角色为运用多重参照群体框架提供了理想条件:很
   自然,农民工面临着城市居民、其他农民工以及农民三个可能的参照群
   体,因而为我们通过比较不同参照群体平均收入的效应,观察不同参照
   群体的相对重要性提供了机会。

       二、文献综述

       (一)相对收入与幸福感
       诚如凡勃伦( 1964 )在讨论到“金钱的竞赛”时所提到的,人们积累
   财富的目的就是要提升自身在所在社区中的相对地位。这种对于更高
   相对地位的渴求似乎是人们天性的一部分,科学家们在实验室背景下
   测量不同相对地位的条件对个人脑神经反应的影响,发现比其他被试
   拥有更高 的 收 入 会 显 著 提 高 个 人 大 脑 中 的 奖 赏 相 关 区 域 ( 狉犲狑犪狉犱
  狉犲犾犪狋犲犱犪狉犲犪 )的活跃度( 犉犾犻犲狊狊犫犪犮犺 , 犲狋犪犾. , 2007 , 2012 )或是血氧含量

    · 7 6 ·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