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社会》2017年第2期
P. 54

网络场域、文化认同与劳工关注社群


   有助于对互动场域进行实质性定义时,研究发现具有较高的效度;反
   之,研究结果缺乏效度。同时,将社交媒体理解为社会空间也为我们理
   解在线数据与经验研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本文认为,
   理解在线社群结构、社群的文化认同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文本
   大数据分析推进社会学理论发展的一个可能的路径(类似观点可参见
   犈狏犪狀狊犪狀犱犃犮犲狏犲狊 , 2016 )。随着海量文本数据的出现以及文本分析技
   术的发展,社会学家能够在中观、宏观层面测量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类型
   的文化( 犅犪犻犾 , 2014 ),从而更有效地研究不同文化与宏观环境之间的关
   系。以本研究为例,倘若将在线社群理解为中观的文化情境,那我们可
   以发现,不同情境中的行动者对同一个议题(如劳工权益)具有差异化
   的理解,而相同的行动者在不同的情境中也会谈论不同的话题。
       从网络场域与文化认同互构的角度分析社交媒体大数据也有助于
   我们从新的视角理解在线空间与离线空间的关系。传统的分析视角倾
   向于将在线空间看作离线空间的延伸,同时会质疑线上数据的真实性
   及其可能存在的对因果机制的扭曲。从网络场域与文化认同互构的理
   论视角来看,用户所呈现的实质性内容取决于沟通过程所嵌入的场域,
   同一用户所沟通的实质性内容也随场域而变化,因此并不存在唯一“真
   实”的社会事实。一旦用户自我呈现的信息通过在线互动而传播,这些
   内容也会影响到用户之间的线上互动模式,并构成一个具有相对独立
   性的场域。一系列网络场域的累积性变迁甚至有可能带来离线社会的
   变迁。就此而言,沟通的实质性内容如何导致网络场域的出现、持续和
   消解,不同的网络场域又是如何影响行动者之间沟通的实质性内容才
   是分析的重点,而这一研究视角尤其适用于对互联网文化、网络社会心
   态等问题的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初步展示了话题模型在文本大数据分析中的
   应用。值得一提的是,话题模型和社群侦测技术的结合使研究者可以
   在经验上分析宏观结构与微观过程之间的连结。在微观层面,不同的
   行动者通过发布博文来表达自身对劳工议题的理解,个人层面的竞争
   性的议题定义方式汇总到宏观层面可得到若干占主导地位的议题,并
   以宏观结构的方式呈现。在此,话题模型为研究者考察话语的微观表
   达与宏观议题结构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分析工具。同时,对劳工议题有
   不同理解的用户具有竞争或盟友关系,这种关系将抑制或促进用户互

                                                           · 4 7 ·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