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4 - 《社会》2016年第6期
P. 164
失意感对行为倾向的影响作用探讨
(阿伦森, 2007 : 186 )。但主张后天习得的观点更强调社会环境的作用。
亨特( 犎狌狀狋 , 1940 )曾以易洛魁的印第安人为例说明攻击性来自社会环
境的变化,认为易洛魁的印第安人之所以变得“凶残并最终成为斗士”,
是因为贸易竞争所引发的一系列战争。
长期以来,“本能论”和“习得论”争论不休,但两者争论的前提是共
同的,他们都承认人具有内在的攻击性,争论的焦点是其来源。许多证
据表明,攻击性无论是否来自先天本能,都是可塑的,都受到社会因素
的影响。社会因素既能增强攻击性,也能抑制攻击性(阿伦森, 2007 :
185-187 )。由此可以追问,是哪些社会因素增强或抑制了攻击性?
对于攻击行为发生机制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实用”性质,研究者试
图通 过 探 讨 攻 击 行 为 的 影 响 因 素 以 减 少 攻 击 行 为。 多 拉 德 等
( 犇狅犾犾犪狉犱 , 犲狋犪犾. , 1939 )首先提出“挫折—攻击假设”,他们认为,“攻击
总是挫折的结果……攻击行为的出现预示着挫折的存在,相反,挫折的
存在也总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对于这一过于绝对的结论,博克威特
( 犅犲狉犽狅狑犻狋 , 1990 : 494-503 )提出“攻击线索理论”予以修正,在挫折与
攻击之间加入认知元素,认为人在遭受挫折以后,只是引起一种攻击的
唤起状态,如果环境中不存在给人以引导的认识线索,挫折不一定会导
致攻击。安德森和布世蒙( 犃狀犱犲狉狊狅狀犪狀犱犅狌狊犺犿犲狀 , 2002 : 27-46 )在综
合以往理论的基础上,将人格、情景、内部状态,以及对情景的“评估和
决策过程”等各种因素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模型中,即所谓的“一般攻击
模型”,以解释攻击行为的发生机制,该模型认为,人格因素和情景因素
通过改变个体的内部认知状态来影响最终的攻击行为。
只要稍加注意便会发现,“攻击行为发生机制”与“攻击性来自先天
还是后天”两者所探讨的“攻击”存在明显区别,前者是攻击行为,后者
是攻击性或攻击倾向。攻击行为与攻击性虽然密切相关,但并不等同:
攻击行为是外在的行为,因具体情景而产生,攻击性是内隐的心理特
点,不依赖具体情景而存在。这一区别表明,对于攻击的研究可以从现
实的攻击行为入手,探讨具体情景(以及同情景有关的认识、情感等)的
作用,也可以从潜在的攻击行为入手,探讨个体的生活经验在攻击性或
攻击倾向形成中的作用。
攻击倾向是个体现象,怎样从社会层面解释个体现象,或个体现象
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弗罗姆( 2000 : 16 、 47 、 187 )曾提出“社会性格”的概
· 1 5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