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社会》2016年第5期
P. 91
社会· 2016 · 5
本研究只能从威权价值观和自由民主价值观两个量表中提取受访者的
政治价值观,这种测量虽然保留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价值观混杂
的问题,但本文的尝试仍有可能因为数据的过多转换而出现问题。由
于政治价值观得分的 0 和 1 并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代表了调查样本中
威权价值观最强和自由民主价值观最强的个人,这就造成研究发现的
阈值效应难以对应到现实生活中的个人,而只具有相对的和分析的
意义。
参考文献( 犚犲犳犲狉犲狀犮犲狊 )
陈云松 .2013. 互联网使用是否扩大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犑 ] . 社会 33 ( 5 ): 118-143.
池上新 .2015. 市场化、政治价值观与中国居民的政府信任[ 犑 ] . 社会 35 ( 2 ): 166-191.
方师师、郭文丰 .2014. 转型社会中的政治信任与网络抗议———基于中国网络社会心态
调查 ( 2014 )的因子分析[ 犑 ] . 新闻大学( 6 ): 82-88.
黄荣贵 .2010. 互联网与 抗 争 行 动:理 论 模 型、中 国 经 验 及 研 究 进 展[ 犑 ] . 社 会 30 ( 2 ):
178-197.
黄荣贵、郑雯、桂勇 .2015. 多渠道强干预、框架与抗争结果———对 40 个拆迁抗争案例
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犑 ] . 社会学研究( 5 ): 90-114.
李良荣、郑雯、张盛 .2013. 网络群体性事件爆发机理:“传播属性”与“事件属性”双重建
模研究———基于 195 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 犙犆犃 )[ 犑 ] . 现代传播:中国 传 媒 大 学
学报( 2 ): 25-34.
李路路、钟智锋 .2015. “分化的后权威主义”———转型期中国社会的政治价值观及其变
迁分析[ 犑 ] . 开放时代( 1 ): 172-191.
李婷玉 .2011. 网络集体行动发生机制的探索性研究———以 2008 年网络事件为例[ 犑 ]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 ): 87-94.
李永刚 .2009. 我们的防火墙:网络 时 代 的 表 达 与 监 管[ 犕 ] . 桂 林:广 西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社 .
刘秀秀 .2013. 网络动员中的国家与社会———以“免费午餐”为例[ 犑 ] . 江海学刊( 2 ): 105
-110.
吕德文 .2012. 媒介动员、钉 子 户 与 抗 争 政 治 宜 黄 事 件 再 分 析[ 犑 ] . 社 会 32 ( 3 ): 129-
170.
马得勇 .2007. 政治信任及其起源———对亚洲 8 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研究[ 犑 ] . 经济社
会体制比较( 5 ): 79-86.
马得勇、张曙霞 .2014. 中国网民的“左”与“右”[ 犑 ] . 二十一世纪( 4 ): 86-103.
马得勇、王丽娜 .2015. 中国网民的意识形态立场及其形成———一个实证的分析[ 犑 ] . 社
会 35 ( 5 ): 142-167.
孟天广、季程远 .2016. 重访数字民主:互联网介入与网络政治参与———基于列举实验
的发现[ 犑 ]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 ): 43-54.
孙玮 .2007. “我们是谁”:大众媒介对于新社会运动的集体认同感建构———厦门 犘犡 项
目事件大众媒介报道的个案研究[ 犑 ] . 新闻大学( 3 ): 140-148.
谢金林 .2012. 情感与网络抗争动员———基于湖北 “石首事件”的个案分析[ 犑 ] . 公共管
理学报( 1 ): 80-93.
杨国斌 .2013. 连线力:中国网民在行动[ 犕 ] .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杨国枢、余安邦 .1993. 中国人的社会取向:社会互动的观点[ 犕 ] . 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
· 8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