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6 - 《社会》2016年第2期
P. 226

悖论的可见性:《 9 个 g a y 》与《一屋赞客》对同性恋的再现


   恩的作品进行了个案研究,并将其置于中国同志运动的生态中进行分
   析。在中文文献中,边静( 2007 )细致地梳理了 20 世纪以来华语电影中
   同性恋话语的生成与发展过程;李晶( 2008 )分别从身份认同、文化隐喻
   和书写困境三方面探究了华语电影中女性同性恋话语的文化内涵;蒋
   盼( 2006 )和韩琛( 2007 )则以一种后现代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进路对华
   语同志电影对异性恋正统主义的颠覆和对同志社区文化诉求的满足做
   了卓有成效的解读。关于华语电影中同志形象的变迁,魏伟( 2010 )认
   为,在中国整体文化环境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电影围绕同性恋再现
   的“符号性灭绝”已经有些许松动,目前的状况可称为“受到审查的公
   开”。这使得同志社群的文化可见性获得了提升,但这一方面可能进一
   步放大和强化同性恋群体的社会污名,另一方面也可能在同性恋群体
   内部制造出基于其他社会差异的隔阂。
       但这里的 问 题 是———借 用 福 柯( 1998 : 63 )的 话———“谁 在 说 话?
   在所有说话个体的 总 体 中,谁 有 充分 理由 使用 这种类 型的语言?谁
   是这种语言的拥有者?谁从这个拥有者那里接受他的特殊性及其特
   权地位?反过来,他从谁那里接受如果不是真理的保证,至少也是对
   真理的推测呢?这些个体享有———只有他们———经法律确定或被自
   发接受的讲同样的话 语 的 合 乎规 定的 传统权 利,他们 的地 位如何?”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以 同 样 的 方式来 对包 括电 影和其 他媒体 形式 在
   内的大众传媒对同性恋形象的再现进行发问呢?谁在面对怎样的阅
   听人,按照何种规则,通过怎样的平台(媒体形式)再现怎样的同性恋
   形象?显然,在思考这 些 问题 的过程 中我 们有 必要区 分至少 两 种不
   同的媒体形式———当然,这种区分并不是绝对的区分,而是仅仅作为
   一种必要的分析工具———大 传 统 和 小 传 统。大 传 统( 狉犲犪狋狋狉犪犱犻狋犻狅狀 )
                                                    犵
   和小传统( 犾犻狋狋犾犲狋狉犪犱犻狋犻狅狀 )是雷德菲尔德( 犚犲犱犳犻犲犾犱 , 1956 : 70 )在研究乡
   村社会时提出的概念,前 者 存 在于 城市之 中、庙堂 之上,后者 则存在
   于基层社会,是有别于前者的“文 盲”式( 狌狀犾犲狋狋犲狉犲犱 )的自生自 存的文
   化形式。小传统虽然会受到大传统的影响,但它又独立于大传统,有
   其自身的运作逻辑。斯宾塞( 犛 狆 犲狀犮犲狉 , 2012 )记录的大陆酷儿 电 影以
   及周宇星(音译)( 犣犺狅狌 , 2014 )所 考察 的崔 子恩导 演的 诸多优 秀 作品
   大都是在电影人圈子以及性少数群体社区内部,以电影节、小型放映
   会等方式呈现的,这些作品虽然很多都拿到了国际奖项,但往往无缘

                                                          · 2 1 9 ·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