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0 - 《社会》2016年第2期
P. 170
由心至身:阶层影响身体的社会心理机制
群体而言,通过增加与家人、亲戚和朋友的联络和交流来改善健康状况
是相对容易采用的路径。
本研究的学术贡献在于将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智资源相结合,增
加两学科对身体健康现象的共同解释力。本研究不仅关注宏观的社会
分层状况,也探讨其中可能的社会心理机制。突破单学科背景的研究,
将无疑为社会问题的解释和解决提供更多不同的视野和可能性。
本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第一,本研究所用数据是截面数
据而非历时数据,在因果机制和孰先孰后的问题上难以清晰分辨。例
如,习得性无助感和社会交往与身体健康之间可能存在互为因果的关
系,身体状况差者可能会对前途感到悲观和无助,身体状况的恶化也可
能迫使个体减少社交活动。其中的因果关系还需要历时性数据和相关
研究进一步厘清。第二,在心理机制相关变量的操作化上还有改进的
空间,研究所使用的数据的设计并非对应本研究的研究意图,缺乏对心
理机制相关变量的更充分、更有针对性的测量。例如,关于跨阶层的群
际攻击、歧视、污名、无视和怠慢等尚缺乏相应的操作化。在本研究中,
社会心理机制并没有完全解释阶层(特别是自评阶层)对个体身体健康
水平的影响,这既可能是社会心理机制的操作化变量的测量尚不充
分, 5 也可能是对阶层影响个体身体健康的社会心理机制认识尚不完
整。第三,身体是本研究的关注重心,但并没有使用客观的生理测量指
标来做衡量。数据分析显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高度相关可能与身体
健康的测量都是基于被访者的自评有关。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采用更完
善的身体状况测量指标将有益于更好地呈现社会对身体的塑造过程。
参考文献( 犚犲犳犲狉犲狀犮犲狊 )
布迪厄 .1998.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 犕 ] . 李猛、李康,译 .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冯珠娣、汪民安 .2004. 日常生活、身体、政治[ 犑 ] . 社会学研究( 1 ): 107-113.
福柯 .1999. 规训与惩罚[ 犕 ] . 刘北成,等,译 .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郭慧玲 .2011. 众神相争的诅咒:宗教对话的核心边缘模式[ 犑 ] . 世界宗教研究( 4 ): 5-13.
胡安宁 .2014. 教育能否让我们更健康———基于 2010 年 中 国 综 合 社 会 调 查 的 城 乡 比 较
分析[ 犑 ] . 中国社会科学( 5 ): 116-130.
胡荣、陈斯诗 .2012. 影响农民工精神健康的社会因素分析[ 犑 ] . 社会 32 ( 6 ): 135-157.
黄敏儿、吴钟琦、唐淦琦 .2010. 服务行业员工的人格特质、情绪劳动策略与 心 理 健 康 的
5. 相关变量都只采用二分类的取值形式,难以大幅度解释因变量的方差。
· 1 6 3 ·